当前位置:

【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双井镇:加快土地流转 舞活产业龙头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舒朝阳 编辑:网站值班 2011-07-18 15:58:00

 

双井镇党委书记  舒朝阳

   推进规模化生产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只有土地、产业的集中化、规模化,才能更好的实现农业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当前,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农村劳动力极为缺乏,土地荒芜严重,传统的分散式生产经营方式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为此,积极探索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向规模效益转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

     “十一五”期间,双井镇审时度势,大胆创新,通过积极引导,大户带动,探索出了一条加快推进农村闲置土地流转的新路,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初露峥嵘。目前,全镇土地流转面积已达8200余亩,极大的提高了农业产业规模效益,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十二五”期间,我镇将继续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力争5年内流转土地8000亩,培育千亩以上的种粮大户5户,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进一步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经济。

转变群众观念  畅通流转渠道

     在农村,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非农产业收入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除举家外迁的农户愿意将责任田出租以外,大部分农村群众仍有难以割舍的“土地情节”,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工作推进较为困难。

     让农民认识到土地流转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是加快土地流转的前提。一是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精神和规定,教育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二是要加大典型引导力度。充分发挥外出创业有成人士和种田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从而转变思想观念,投身非农产业,加快土地流转。

培育流转市场  健全流转机制

    一是加快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承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户宅基地流转、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农民房产和集体房产买卖、村庄整理等土地流转供求信息的统筹发布工作。加快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及时登记、公布、变更土地流转信息,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二是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切实做好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保障农户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程序,包括流转申请、登记、备案。提供格式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实行流转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确保土地流转规范有序。三是建立科学的价格形成和指导机制。制定包括土地区位差异、基础设施条件等因素在内的基准价格,为土地市场流转双方的公平交易提供科学依据;完善土地流转的纠纷调处机制,及时调处土地流转中的矛盾纠纷,保护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对申请转入土地的规模经营主体进行审核,优先考虑懂技术、会经营、有资金的规模经营主体受让土地。

加大扶持力度  培育壮大规模

      一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贯彻中央各项精神。落实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家电下乡补贴、退耕还林资金、计生奖扶补贴等惠农政策。大力推进农业扶贫开发进程,积极搭建农业科技、市场信息服务平台。二是夯实农业设施基础。抢抓“十二五”政策机遇,加大农业项目的争取和建设力度,力争5年内完成山塘水库除险加固70座,新建标准水渠30000米,新修机耕道16000米。完成组公路硬化38公里,村级公路拓宽改造20公里,新建公路30公里。完成农网改造19个村,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三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等相关适用性技术培训,组建农业专业技术服务队伍,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技术支撑。积极组织种粮大户外出考察学习,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引导种粮大户捕捉市场信息,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四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拓宽“三农”融资平台,奖励、补贴、扶持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大力培育以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公司、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规模经营主体,促进家庭经营向规模化集约经营方向转变,促进有限土地资源向有规模经营能力、有更高土地产出率和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努力形成“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舒朝阳]

[编辑:蓄轩]

,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舒朝阳

编辑:网站值班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