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4日讯(通讯员 代周 禹超群 )“以前孩子上下学,校门口车来车往总让人揪心,现在有了醒目标志、减速带,还有护学岗值守,我们家长终于能安心了。” 近日,站在溆浦县凯文中学门口,看着孩子们在有序车流中安全通行,学生家长张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这一温暖变化的背后,是溆浦县“人大+检察” 联动监督机制的持续发力,让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得到系统性根治。
从“代表建言”到“检察监督” 民生关切得到及时回应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4 年底的溆浦县 两会 上,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焦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问题集中发声:“部分农村学校门口连基本的警示标志都没有”“城区学校上下学时段车流密集,却缺少减速设施和人行横道”“护学岗时常缺位,学生过马路太危险”。这一民生建议迅速通过“人大建议转检察监督”双向衔接机制流转。
今年3月,溆浦县检察院接到线索后,工作人员前往溆浦县鹿鸣学校、桔花园村小学等问题突出的校园周边进行实地勘查,通过现场拍照、走访师生、调取交通流量数据等方式固定证据后,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启动监督程序。“孩子的安全等不得、慢不得”,该院第一时间与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开展专题磋商,厘清职责边界,凝聚整改共识,为后续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以“检察建议”促“整改合力” 推动问题实质性解决
监督的生命力在于落实。6月9日,溆浦县检察院分别向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发出检察建议,对县内鹿鸣学校、凯文中学、桔花园村小学等21所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问题进行整改,并对全县主干道沿线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问题开展全面排查。收到检察建议后,县公安局与县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投入资金10余万元,新增“前方学校”警示标志32块,规划人行横道18处,铺设减速带35处,同步完成模糊标线刷新和护学岗规范化配置。

江口镇中学整改后
从昔日的“隐患点”到如今的“安全区”,整改带来的变化触手可及:清晨的校园门口,交警和志愿者在护学岗有序疏导车流;学生过马路时,机动车主动减速礼让;清晰的交通设施让通行秩序井然。这一转变,正是检察监督与行政履职“双向发力”的生动写照,彰显了“双赢、多赢、共赢”的监督理念。
从“整改一处”到“规范全域” 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整改不是终点,长效治理才是关键。”8月下旬,溆浦县检察院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开展整改工作“回头看”。经实地核查,21 所学校周边交通设施全部按标准整改到位,车辆通行规范有序,学生出行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
在巩固整改成效的基础上,检察机关并未止步于“解决一个问题”,而是推动建立“治理一类问题”的长效机制。针对校园周边交通设施易损坏、隐患易反弹的特点,该院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定期巡查+动态维护”工作制度,实现从“点状整改”到“全域规范”的提升。这一举措,让短期整治成果转化为可持续的治理效能,构建起“监督介入—整改落实—跟踪问效”的完整闭环。
从代表建言到检察监督,从部门协同到长效管护,溆浦县通过“人大+检察”联动机制的创新实践,既发挥了人大监督的权威性,为检察监督注入“刚性支撑”;又依托检察公益诉讼的专业性,让人大监督更具“精准靶向”,实现了 1+1>2 的治理效能。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 代周 禹超群
编辑:米娜
本文为溆浦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