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0日讯(通讯员 余湘豪)近日,溆浦县卢峰镇团结社区沿街商圈里,一抹“志愿红”与“守护蓝”格外醒目——卢峰镇镇政府联合禁毒协会在此开展禁毒宣传活动,以“签名立誓+阵地宣讲+商户联动”多维形式,把禁毒知识送到居民“家门口”,在烟火街巷间织密禁毒安全网。
活动核心区,一块印着“识毒、防毒、拒毒 从我做起”的蓝色背景展板前,居民们正排队签名。晨光中,社区居民李大爷俯下身,一笔一画写下名字后感慨:“签的是承诺,更是给孙子做‘拒毒榜样’”;外卖骑手小王签完名,还掏出手机拍下展板:“发朋友圈让同行都看看,禁毒意识得时刻绷紧!”
在签名墙旁,红色志愿马甲的社区网格员引导居民有序参与,蓝色马甲的禁毒协会成员同步递上《禁毒知识手册》,指着背景板标语用方言讲解:“老人家,陌生人给的‘小零食’不能要,里头可能藏着‘毒陷阱’!” 签名墙不再是简单的“仪式载体”,更成为流动的“禁毒对话场”——居民在签名中强化责任,志愿者借场景传递知识,让“拒毒共识”在互动中自然生长。

依托社区沿街商铺密集的特点,活动组打造“移动宣传角+固定展板群”双阵地,把禁毒知识嵌入生活场景。志愿者挎着宣传包走进早餐店、便利店、理发店,给店主和顾客递上折页。在社区超市,志愿者拿起宣传册里的“新型毒品伪装图鉴”,指着“奶茶包”“电子烟油”示意图提醒“遇到年轻人买这类‘冷门零食’,多留个心眼,这可能是伪装毒品!”。街道旁一字排开十余块禁毒展板,从“传统毒品VS新型毒品”到“涉毒家庭的破碎案例”,图文并茂、触目惊心。禁毒协会成员站在展板前,结合本地案例复盘:“去年镇上查处的案件里,有人把‘笑气罐’伪装成饮料罐卖给学生……” 真实故事+场景化讲解,让“远离毒品”从抽象口号变成可感知的安全准则。
这场活动是卢峰镇 “镇-社区-协会-商户”四方联动机制的生动实践,镇政府统筹资源、社区精准动员居民、禁毒协会专业赋能,连沿街商户也主动加入“禁毒联盟”——20余家便利店、餐馆承诺“不卖不明来源食品,发现异常及时举报”,部分商户还在收银台张贴禁毒标语、循环播放禁毒广播。2025年以来,卢峰镇已在4个社区复制“签名墙+阵地宣传”模式,累计发动居民签名超5000人次,发放宣传品1.2万份。下一步,卢峰镇将把“街头签名承诺”与“网格入户宣传”深度结合,推动禁毒知识进家庭、进楼栋,让“全民识毒防毒”成为基层治理新常态。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余湘豪
编辑:邓佳蕊
本文为溆浦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