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彩笔绘梦凝初心 纸鸢乘风践使命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黄子涵 赵艳 杨娟 编辑:米娜 2025-07-31 16:39:54

红网时刻新闻7月31日讯(通讯员 黄子涵 赵艳 杨娟)七月的溆浦县桥江镇,暑气裹挟着稻禾的清香漫过田埂。

1.png

三下乡队员正在讲授“放飞希望”风筝绘制课程

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春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桥江镇中心小学,旨在将传统文化、红色教育、非遗技艺与安全教育融入课堂,用生动实践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让美育之光照亮童心,让文化之根深扎乡土,更让安全与健康理念守护成长。校园内30余名学生端坐在桌前,目光里藏着按捺不住的期待,桌角整齐摆放的空白风筝与颜料盒,像一群等待被唤醒的伙伴。

实践团队精心准备了“美育浸润,童心筑梦”中华文脉传承课程,正循着“探知童梦,彩绘理想,放飞希望”的脉络,要与孩子们共赴一场关于梦想的约定。

以笔为媒,倾听理想破土的声音

课程开始后,主讲队友李语引导同学们:“大家的理想是什么呢?”同学们争相举手畅所欲言,实践团队认真倾听孩子们的童梦,记录下这些闪光的想法。

刘泊志小朋友举着红色画笔站起来,眼睛亮得像燃着小火苗:“我想当消防员!电视里看到他们冲进火场救人,那么危险也不后退,我也想成为那样的英雄,保护大家。”他说这话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画笔,仿佛那就是消防员的水枪,能扑灭所有危险。

靠后排的位置,一个孩子指着窗外的天空:“我想当宇航员,老师说宇宙很大,有很多星星,我想从天上看看地球是什么样的。”他的声音里带着对未知的向往,眼神追着飘过的云朵,像是在模拟太空航行。

一个安静的女孩攥着画笔轻轻说:“这几天看哥哥姐姐们教我们画画、讲故事,觉得特别好。我也想成为这样的老师,以后回来教更多的孩子,把学到的东西传下去。”女孩目光里有藏不住的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模样。

这些从心底涌出来的理想,没有复杂的修饰,却带着直抵人心的力量。我们蹲在孩子们中间,听着他们用稚嫩的语言描述心中的向往,忽然懂得“美育浸润,童心筑梦”的意义——不是灌输宏大的道理,而是让孩子们敢于说出“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让这些朴素的愿望在阳光下破土而出。

以心相伴,让理想在笔尖生长

分发颜料时,整个教室成了色彩的海洋。看着孩子们的理想在笔尖渐渐丰满,实践团队忽然有了很深的触动,原来“美育浸润”从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握着孩子们的手调整画笔时,让“勇敢”有了具体的线条;是指着图片讲解时,让“探索”有了清晰的轮廓;是陪着孩子们调色时,让“美好”有了生动的色彩。

2.png

队员辅导孩子们在风筝上勾勒出自己的理想蓝图

以风为翼,让希望在田野间扎根

上午十点的阳光正好,金色的光线穿过稻穗的缝隙,在乡间小路上织出细碎的光斑。大家带着画好的风筝走进稻田,田埂两侧的稻禾刚及腰,被风拂得轻轻摇晃,像在为孩子们的理想鼓掌。孩子们攥着风筝线雀跃地跑在前面,纸面上的色彩被阳光晒得愈发鲜亮,消防员的红、宇航员的蓝、花朵的粉,沿着小路一路铺展,像一条通往天空的彩虹。

4.png

大家兴高采烈地走在放风筝的田间小路上

“老师你看,我的消防车飞起来了!”那个想当消防员的男孩迎着风奔跑,红色风筝在稻浪上方起伏,他忽然停下来回头冲我们喊,“等我长大了,就让消防车沿着这条路开进来,再也不怕村子里有危险!”

5.png

孩子们欢快地放飞满载理想的风筝

三十多只风筝在天空连成一片,孩子们的笑声混着稻叶的沙沙声,成了这个上午最动人的背景音。收队时,风筝的影子落在金黄的稻穗上,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孩子们带着理想回到教室,实践团队带着感悟踏上归途,但那些撒在田野上的希望,那些藏在风筝里的约定,终将在某个清晨破土而出,长成连接乡土与天空的模样。而整个实践团队,有幸成为那个在起点递出风筝线的人。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黄子涵 赵艳 杨娟

编辑:米娜

本文链接:https://www.xpnews.net/content/646941/75/151701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