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彭晓松:专啃“硬骨头”的“拼命三娘”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佚名 编辑:夏帆 2021-09-17 10:18:48

1.jpg

她从小就怀揣着一个梦想,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十年寒窗走出大山的她,毕业后又义无反顾地回到大山。参加工作25年来,坚守乡村教育事业17年,在警予学校默默耕耘8年,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她把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奉献给了山区、奉献给了孩子们,她就是现任警予学校西校区教务主任彭晓松老师,因为她总是忘我的工作,所以大家私下里都称呼她为“拼命三娘”。

扎根山区,十七年如一日

都说山里的孩子纯朴,彭晓松也一样。陡峭的半山腰上,一群群挑山工们,挪动着颤抖的双腿,迈着深浅不一的步子,和着微弱的喘息声,一步,一步,又一步,踉踉跄跄,拾级而上……回想起家乡人的辛酸与无奈,她的鼻子酸了,眼睛红了,心也痛了。她深深地知道,“家乡要富强,教育须先行”。师范毕业以后,她从没有想过要留在城市,一心只想回到生她养她的地方去教书育人。

彭晓松扎根溆浦县最贫困的两丫坪山区,一教就是17年。十多年里,她以校为家、视生如子。为了控辍保学,爬山涉水走遍了两丫坪镇的角角落落劝学帮教,“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她对山村的家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学生衣不暖、饭不饱、学费缺,她看在眼里、记在心理,每年都会用微薄的工资去资助班上的穷苦学生,坚持不懈、陆陆续续地把每个辍学孩子接到学校里读书。

2.jpg

因为工作的需要,有一年学校安排彭晓松教初三四个班的化学。这几个班是历届来最痞、最差、最懒的班,许多老师都谈它色变。可她没有退缩。彭晓松坚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山再高,人为峰。”她坚持“以人为本,学生自治”治学理念,静下心来和同学们做朋友,让鼓励和要求并行。当时,智力较差的学生认为读书没有出路,不如得过且过;智力较好的学生觉得现阶段还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如玩今日,待明日。孩子们的学习意志力较差,她就经常周期性地与学生谈理想,谈追求,谈未来,警钟长鸣,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让过去的“坏”学生、“懒”学生、“差”学生赢得了面子,增强了自信。通过努力,她彭晓松所带领的理科组的教学成绩直线上升,被学校的同事戏称为“小居里夫人”,曾创造了山区教学成绩遥居全县第一的奇迹。

彭晓松还有个被孩子们称之为“不好的习惯”,喜欢经常秉烛夜耕,无偿加班给孩子们开小灶,人送外号“拼命三娘”,学生们慢慢从怕她到敬她,再到喜欢她。彭晓松常说,之所以这么做,为的不是成绩排名第一第二的一些荣誉奖状,而是希望自己教过的一批又一批学生,能通过学习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这些在她看来付出再多都值得并为深深之骄傲。彭晓松把“让山沟里飞出更多的金凤凰”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唯一标准,为的是“待到山花烂漫时,能在丛中笑”。当时,她的教育情怀深深地感动了当地的人民、政府领导、同事,受到了溆浦新闻电视台媒体的关注。

走进警予,甘做一头“孺子牛”

在警予学校工作的六年时间里,彭晓松果敢担当、砥砺前行。

3.jpg

没人愿意当的班主任她当。2013年9月,她接手了一(8)班,70多个懵懂的孩子,配给她的是一名怀孕的实习教师,除语文外的所有课程兼班主任工作,她一肩全挑、全心投入,把自己定位为孩子的老师、妈妈、孩子爸妈的老师三重角色,教给孩子们文化知识,教给孩子们学会真善美,引领家长做学生成长的导师。在她离开一(8)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非常怀念她给予的温暖与力量,孩子们疯狂地在校园找寻,学生家长碰见不禁热泪盈眶。

没人愿教的潜能班她接,2014年9月,她接任四(5)班的数学兼科学,因各种原因该班每期数学检测成绩都是全校倒数第一,且人平分低全校平均水平10分之多。整整一年,她坚持中午不休息,给潜能生查漏补缺,让孩子们的数学成绩追上同一起跑线。

没人愿教的科目她教,2015年9月,学校当时科学师资异常匮乏,“把热爱自然科学的种子从小就播洒在幼小孩子的心里,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是她自荐任教的初心。她自我加压,自愿做好专业引领,坚持每期上一节全县科学示范课,近三年一直担任溆浦县小学科学工作坊的主持人,全县科学师资与课堂现状的调研、科学研修主题的选取、方案的制定、申报书的撰写、线上学习的辅导、线下学习的展示,她都用心规划,严阵以待。站在新高考改革起点,寻找“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的教育真谛!

没人愿意做的事情她做。2017至2018年的两年时间里,她几乎牺牲所有周末,平时加班加点,学校综合组的督评、教研工作、协助教务工作、溆浦县小学科学教师工作坊的坊主工作,她都全力以赴。教育教学中她创先争优,协调管理中她精益求精,无论条件有多艰苦她始终保持一个行动力强、性情中人的本色。

履新担当,绽放巾帼“她力量”

4.jpg

攻坚克难,创新创业新担当。2019年秋季学校正式成立警予教育集团,彭晓松狠心扔下嗷嗷待哺四个月大的孩子,迎难而上,接任了西校区教务主任,夜以继日地忙碌在一年级招生的繁杂事务里,招生区域外的村民为了把孩子放进学校就读,跟她打了一个多月的持久战。理论谩骂、埋伏跟踪、要挟干扰……尽管她身心疲惫,但仍以十二分的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她们讲解招生政策,讲解区域划分的刚需,讲解学校的实际困难……。

新建学校的前身是村小、师资不强、生源不优、行政不足,彭晓松一人全权负责学校的精准扶贫、师训、教导教务、校本研修,客串总务、安全工作等。她坚持高站位、高质量、强管理、严要求,每一个白天都在“奔跑”,没有喝茶上厕所的时间;每一个夜晚都在“奋战”,儿子的哭声成为了最深刻的背景音乐……两年来,学校教务处成功举办了多次广播体操比赛、教师教学比武、班班唱展示汇报活动、科技节活动、教师常规评优活动、教室文化参展活动、体育节活动、师德演讲比赛、学生各种主题比赛等等一系列活动,展现了学校优良的教育教学风貌,彰显了过硬的综合办学实力,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当地村委村民的高度好评。

示范引领,愿做春蚕吐丝尽。2019年秋季开学,当时西校区教师教学理念不新、教研意识不强、教学视野不广。彭晓松着力“借校际向下扎根、从校内向上生长”策略,快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搭建校内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平台,以赛制先发制人激活教师教改教研的热情,使形成内在压力;与本部各教研组构建学习共同体, 零距离开展全覆盖高密度的校本研修活动,使形成外在合力。她求新变新、破旧立新,积极搭建推门听课、教学比武、师徒帮扶、调研跟踪、校本研修等多种教研平台,多角度全方位聚焦师资锤炼与教学引领!快速促进黄晓光、何芳、姜娜依教师等一批青年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能力提升。他们分别执教的《植树问题》、《春夜喜雨》、《你猜猜她有多爱你》均荣获警予集团教学比武一等奖。

勿忘初心,学思践悟谱新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彭晓松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数傍晚,她走在乡间家访路上宣传扶贫政策、控辍保学、核实扶贫资助,饥寒交迫;无数深夜,她坐在电脑面前核对数据、制定方案、建立台账,腰酸腿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全面落实“三走访、三签字”,积极推进抓走访促脱贫攻坚,强力推动村校班三级主体责任落到了实处, 带领学校扶贫教师进行村校精准扶贫家访前后达二千余人次,真正做到了底子清、数据准、政策明,主管的扶贫工作得到省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多年来,彭晓松从家长、学生、领导及同事幸福的笑容中,读懂了“初心”,悟到了“使命”,享到了幸福。她一直在默默耕耘、努力进步、收获成长,曾先后获评怀化市师德模范、怀化市优秀教师、溆浦县“巾帼英雄”,溆浦县优秀教师、溆浦县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县获奖,多堂赛课获部、省、市、县级优课奖。

彭晓松始终把这些荣誉当作过去,当作新的起点,始终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信念。虽然她也知道,为了心爱的教育事业,留下的只能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流下的是汗水,换来的是欣慰。彭晓松说,她只愿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尽情享受着辛苦而幸福的教育人生。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佚名

编辑:夏帆

本文链接:https://www.xpnews.net/content/2021/09/17/1015343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