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了另一个世界,但却将光明留在了人间。
8 月15 日18 点48 分,溆浦县运输公司第一副经理黄梨华终因肺癌不幸去世,16 日凌晨3 点,即在他离去的8 个小时后,长沙爱尔眼库专家顺利完成黄梨华的眼角膜移植手续,至此,这位五旬老党员临终前最后的心愿终得实现,黄梨华成为怀化自愿捐献眼角膜第三人。
家属:含泪帮他了却心愿
“我们真的不希望他这样瞎着去另一个世界,但是我们也不忍心让他带着遗憾离开。”8 月16 日下午,在黄梨华的追悼会现场,哥哥黄梨友抽泣着告诉记者,和他的众多家属一样,哥哥最初也很难理解黄梨华的捐献决定,在他的观念里,这是件大逆不道甚至近乎荒唐的事,但弟弟临终前的乞求最终让这位60 岁的汉子妥协了。
黄梨友回忆,在黄梨华临终前一个小时,虽然他已经无法连续、清晰地表达意思,但大伙从他期盼的眼神中读懂了一切:他在重申自己的捐献心愿。
在此之前,在黄梨华的坚持下,他与妻子谢女士已经与长沙爱尔眼库办妥了相关的捐献手续,在与医生的多次沟通中,他们得知,眼角膜必须在捐献者去世后12 个小时内取出,过期则无效,他们也知道,从长沙乘车赶到溆浦至少得七个小时,也就是说家属必须要在其生命停止时立即通知爱尔眼库的工作人员,否则一切将成徒劳。
“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只想帮他完成最后的心愿。”妻子谢女士含泪告诉记者,丈夫离世的悲痛让她近乎窒息,但几分钟后,她毅然地拨通了爱尔眼库的电话……
爱尔眼库:黄梨华是一个“特例”
一个生在农村的普通人,在自己生命弥留之际,能不顾他人的非议,毅然捐献自己的眼角膜,这种精神让前来进行眼角膜移植手术的爱尔眼库的专家们也感叹不已。爱尔眼库的专职协调员杨丽红告诉记者,自2006年该机构成立以来,至此共接受眼角膜捐献93 副,而整个怀化地区,这是第3 例。
杨女士总结,这些眼角膜捐献者一般都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意识前卫,主要以大学生为主,而不管从黄梨华的年龄或生平经历来说,他都可算是眼角膜捐献的一个“特例”,但“特例”的出现让他们树立更加坚定的信心,也让更多的眼盲者看到了光明的希望。
虽然目前对黄梨华捐献的眼角膜去向还尚未明确,但爱尔眼库方面表示,会在两天内进行手术移植手术。杨女士介绍,鉴于在爱尔眼库登记等待眼角膜移植手术的已达400 人,手术对象目前正在筛选中,力争要将它移植给最需要的人。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近300 万人在黑暗中期盼光明,而唯一的途径就是找到合适的眼角膜,进行移植手术。
反响:追悼会上人涌如潮
“太善良了,确实值得钦佩……”在16日下午3 点举行的追悼会上,记者看到,前来悼念的人络绎不绝,这当中有他的亲属、同事、朋友、邻居,还有溆浦县委组织部、交通系统的各级领导,他们无不对其无偿捐献一事发出由衷的赞叹。
七旬老人贺女士也在人群当中,她告诉记者,自己与黄梨华是多年的老邻居,在她印象中,一直觉得黄梨华是一位勤恳憨厚、乐于助人的人,可没想到不善言辞的他还有这样不为人知的崇高一面。
“公司有这样的优秀干部是我们全体职工的骄傲,也是我们以后学习的榜样。”溆浦县运输公司总经理舒典文在追悼会现场激动地告诉记者,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一定要带领大家发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把企业办得更有声色。
追悼会现场,不少人被黄梨华的这种崇高精神感动得泪流满面,“无奈疾至留遗憾,怎忍西去舍亲朋”,如果真的有另一个世界,我们相信黄梨华的世界依旧会灿烂绚丽。
[稿源:边城晚报]
[作者:舒赛 李纯 蔡霈]
[编辑:地瓜]
来源:边城晚报
作者:舒赛 李纯 蔡霈
编辑:网站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