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融媒讯(通讯员 陆以琳)近年来,三江镇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15支驻村工作队与后盾单位同频共振,以“强基础、兴产业、优服务”为主线,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2022年至今,累计实施惠民项目20余项,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超200万元,惠及群众近万人次,乡村发展动能更足、底色更暖、成色更亮。
一、设施提质改造 畅通乡村“幸福路”
聚焦群众关切,驻村工作队精准发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县政协驻木壕村工作队在提升村基础设施方面提出了“硬化一段路、美化两处景、亮化十盏灯、筑好千米渠”,投资80万元,为10、11组3.25公里砂石路进行提质改建扩建,彻底解决当地17户村民“出行难”问题;怀化市城管执法局驻西湖村工作队实施“复绿行动”,在西湖安置点补种绿化面积300余平方米,系统整治了4片绿地,增加两条过草石板路,打造生态宜居新样板。此外,国家电网溆浦县分公司驻坪坡村工作队积极争取低压改造项目,预计总投入资金300万元,目前已为9、10组架设低压线路、安装变压器,解决了“有电煮不熟饭的”低电压困境,为群众正常用电提供坚实保障。
木壕组村民庆祝道路提质改建完成
二、产业造血赋能 激活振兴“新引擎”
立足资源禀赋,工作队激活乡村特色产业“一池春水”。县交通局驻龙山村工作队为龙山村楠竹加工厂引入完善的生产线,推动工厂年产值突破300万,今年以来,更是积极推动工厂从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转变,加强与先进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成品率提高15%,废品率降低10%,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县电力公司驻坪坡村工作队主动减免坪坡村竹炭厂变压器安装费用20万元,助力企业年产值冲刺百万元大关;县水务公司驻梅兰村工作队创新“以购代帮”模式,通过订单农业、视频带货等渠道,销售豆制品、薯制品等农产品5万余元,实现村集体与农户“双增收”。“家门口就能挣钱,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梅兰村村民王大姐喜笑颜开。
龙山村楠竹加工制品
三、服务精准润心 架起民生“连心桥”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元化民生服务网络。县法院驻金龙村工作队设立“田间法治课堂”,开展普法讲座6次,提供免费法律咨询12次,成功调解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9起,让法治春风吹入田间地头;县民政局驻同堂村工作队建立“急难愁盼”响应机制,为86个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12.89万元;县教师发展中心驻龙泉山村工作队联合公益志愿组织发起“助学圆梦计划”,为2名困难学子争取教育资助2.5万元。同时,各工作队联动应急部门开展摸排,为1000余名受灾群众提供上门慰问,架起党群“连心桥”。
驻村工作队去居民家中开展政策宣传
四、群众口碑为尺 检验驻村“真成效”
驻村工作的“力度”转化为群众幸福的“温度”。“路修通了,产业旺了,干部和咱老百姓更亲了!”木壕村村民向大爷的感慨道出群众心声。下一步,三江镇将深化“驻村工作队+乡贤能人+驻村干部”协作机制,聚焦竹制品深加工、豆制品、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培育,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加快城镇化建设进度,让乡村振兴“施工图”加速变为“实景画”,奋力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答卷。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陆以琳
编辑:邓佳蕊
本文为溆浦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