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而讲》
今天推出
女的为什么不能去?
↓↓↓
播讲人:桥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向宇
主持人: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溆浦人民广播电台fm104.7,我是主持人舒秦,您正在收听的是由溆浦县委宣传部主办,县妇联、县委党校、县教育局、县融媒体中心、向警予同志纪念馆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的“继承先烈志 赓续赤子心”警予精神宣讲栏目——《为您而讲》。
向警予的成长之路,离不开家庭氛围的熏陶,尤其是她那满腹故事的大哥向先钺。在大哥的讲述中,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深深烙印在了小警予的心中,也悄然开启了她对性别平等、对自由与正义的探索之旅。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向警予的童年,聆听那些在故事中萌芽的梦想与信念。让我们一起欢迎今天的播讲人桥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向宇。
播讲人: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播讲人向宇,很高兴能够通过节目和大家一起分享向警予同志的故事。今天我要播讲的故事是《女的为什么不能去》。
向警予的大哥向先钺,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湘西同盟会的负责人。在大哥的支持下,八岁的警予,成为全县第一个进学校读书的女孩子。
大哥是个讲故事的能手,肚里的故事多,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只要大哥一开口,小警予就端端正正地坐在小竹椅上,合着双手,睁大眼睛,入神地听着。
小警予最喜欢听大哥讲花木兰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的姑娘叫花木兰。有一天,她正在家里织布,忽然,官府的人来通知说,北方的异族又来进犯了,皇帝下命令,要每家出一个男丁去打仗。花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年纪还小,不到当兵的年龄,父亲又年老多病,怎么办呢?有胆有识的花木兰,化装成小伙子,骑上一匹高头骏马,替父从军去了。由于她作战勇敢,立下许多战功,当上了领兵挂帅的大将军。”
小警予听着、听着,把两个小拳头攥得紧紧的,一双秀气的眉毛,一会儿皱得像座小山,一会又舒展开来,流露出羡慕的微笑……可是,她不明白,花木兰这样了不起,为什么要化装成一个小伙子呢?大哥的故事刚讲完,她就眨着眼睛,问道:“大哥,花木兰为什么要化装成一个男的呢?”
大哥哈哈大笑起来。他很喜欢小妹妹提问题,却故意逗她说:“九九,你是不是长大了,也想当一个花木兰?”
向警予笑着说:“女的装成一个男的,那多难看啊!”
“不装成男的,人家不要你去打仗呀!”大哥说。
“那为什么呢?”向警予瞪大一双疑惑的眼睛。
“女的只能关在房子里绣花写字,织麻纺线。”
“为什么不准女的去打仗呢?”向警予执拗地问。
“九九”,妈妈走过来,拉着她疼爱地说:“莫跟大哥钻牛角尖啦,跟妈唱月亮婆婆去。”
向警予挣开妈妈的手,跑到大哥身边,继续盘根问底。
大哥告诉她,几千年来,封建礼教规定,女子只能待在家里,男子做的事,女子是不准去做的。
为什么要这么规定?为什么女子和男子不一样呢?一直到睡在床上,小警予还在想着。
后来,大哥送给她一本书,书里有一首《木兰词》,就是写花木兰的。小警予高兴极了。每天清早,山中薄雾刚刚散去,她就来到河边,坐在高高的崖坎上,大声地朗读《木兰词》。
…………
朝霞映红了水面,太阳慢慢升起来了,小警予的朗诵声,伴着潺潺的流水声,穿过青翠的桔林,在山谷里回荡……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的聆听。
主持人:感谢向宇镇长给我们带来的故事分享,本期故事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县文联主席,怀化市作协副主席舒新宇老师撰写。花木兰的英勇事迹,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警予前行的道路,也在她心中种下了追求平等、反抗束缚的种子。
播讲人:这颗种子,在日后的岁月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向警予成为了为中国妇女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先锋。她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理想与正义勇往直前。
主持人:感谢您收听今天的《为您而讲》,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期待下一次与您再会。
播讲人:听众朋友们,再见!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溆浦人民广播电台
编辑:宋萍
本文为溆浦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