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您而讲|诗中那抹红——女共产党员向警予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溆浦人民广播电台 编辑:邓佳蕊 2025-08-25 17:13:07

《为您而讲》

今天推出

田周:诗中那抹红——女共产党员向警予

↓↓↓

1.png

播讲人:溆浦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周

主持人: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溆浦人民广播电台fm104.7,我是主持人舒秦,您正在收听的是由溆浦县委宣传部主办,县妇联、县委党校、县教育局、县融媒体中心、向警予同志纪念馆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的“继承先烈志赓续赤子心”警予精神宣讲栏目——《为您而讲》。

她,是“大革命时代的模范妇女领袖”,是“女权解放的火种”;

她,以33载春秋,将每一滴血、每一滴泪,都化作劳苦大众的曙光;

她,在刑场上高呼“为共产主义而死”,用生命诠释了“事业的野心家”的誓言!

“情话缠绵浙水杨,难从海国问红妆。”——当柳亚子的笔锋掠过烽火岁月,这抹“红妆”穿越百年时空,依然灼灼其华!今天,让我们跨越时空,聆听向警予的故事,传承向警予的精神。

首先让我们有请今天的播讲人溆浦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周。

播讲人: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播讲人田周,很高兴能够通过节目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中国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同志的故事。

今天我要播讲的故事是《诗中那抹红——女共产党员向警予》。

向警予——一个用信仰点燃黑暗的名字,一首用热血谱写的壮丽史诗!

今天,让我们循着诗人的笔触,走进她的世界,触摸那抹永不褪色的红!

《存殁口号》——柳亚子雄词:

雄词慷慨湘江向,

情话缠绵浙水杨。

长痛汉皋埋碧血,

难从海国问红妆。

这是著名诗人柳亚子写给向警予的诗篇。全诗以慷慨激昂的语调表达了对向警予的崇高赞颂。诗中那抹红,正是向警予光辉一生最耀眼的色彩。

警予,是红色信仰的化身。她出生在中华民族存亡关头,从学生时代起,耳闻目睹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惨痛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在她的心底扎下根来。她不肯当富家小姐享清福,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学习刻苦,生活俭朴,品学兼优,被同学们称为“圣人”。

1916年从长沙周南女校毕业后,回乡开办溆浦女校。但是,现实告诉她,教育救国之路走不通。当1918年新民学会在长沙成立的消息传来,向警予倍受鼓舞,毅然辞去校长职务,离开溆浦来到长沙,正式加入新民学会。她怀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强烈愿望,1919年秋,与蔡和森、蔡畅等同志一道赴法国勤工俭学,开始了她人生道路上新的追求与探索。

留法期间,她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参加工人运动实践,迅速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战士,坚定支持蔡和森提出的建党主张,为创建中国共产党作出了重要贡献,被毛泽东称为“我党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从那时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就成为向警予生命的全部,激励着她奋勇前进,毫不动摇。

1922年初回国后,向警予参加了党的第二、三、四、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党的二大至四大的中央委员,并在四大后增补为中央局委员。她全身心投入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英勇奋斗。她是中国妇女运动和工人运动的一面旗帜,站在革命大潮的最前列,紧密团结广大受压迫妇女和劳苦大众,向反动势力进行最顽强的斗争。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指导妇女运动,坚信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共产主义,女子应当解放思想、经济独立、自由恋爱、自由结婚。

1924年6月,向警予组织上海14家丝厂、纱厂1万多工人联合大罢工,迫使资本家答应工人提出的要求。同年9月,她组织上海各公团支持南洋烟厂大罢工,募捐救济工人,支持南洋烟厂罢工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这两次大罢工,是我党领导妇女运动和工人运动的成功范例,在中国妇运和工运史上具有重大意义。1925年,向警予组织了“妇女解放协会”,并迅速向全国各地发展,会员达30多万人,成为一支反帝反封建的“娘子军”。她主张有觉悟的知识妇女应当参加实践锻炼,鼓励和带领大批知识女性参加工作。她对人诚恳热情,和蔼可亲,走到哪里都像一团火,把妇女群众和广大工人发动起来。

警予,是一座红色的丰碑。“4.12”反革命政变之后,全国各地陷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向警予临危受命,被选为武昌市委负责人并负责湖北省委宣传部工作,担任湖北省委党刊《大江报》主笔,领导武汉党组织开展地下斗争。考虑到她名气大,难以隐蔽,党中央多次安排她转移,同志们都劝她离开武汉,她毫不犹豫地说:“斗争越困难,越残酷,越需要我留在这里。”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出卖,向警予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她视死如归,在狱中坚持与敌人做斗争。在被押赴刑场的路上,她不放弃向群众做宣传的最后机会,大声进行演讲。宪兵殴打她,刽子手往她的嘴里塞进石沙,鲜血从她的嘴角流下,她毫不畏惧,高呼口号,这种大无畏的气概,连在场的敌人都感到了害怕!在武汉余记里刑场,向警予33岁的年轻生命,化为一座永恒的丰碑。

今天的警予故里,与祖国大地一样,正在阔步迈向美好明天,无数革命先烈追求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品读柳亚子先生的诗,缅怀诗中那抹红,感悟警予精神的时代魅力,我们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赓续红色血脉,永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感谢大家的聆听,我的播讲完毕。

主持人:感谢田周部长给我们带来的故事分享,本期故事由向警予同志纪念馆副馆长罗丽君撰写。“今天,我们不仅在纪念一位英雄,更在传承一种精神——那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是‘敢为人先,追求平等’的巾帼担当,是‘在岗一分钟,战斗六十秒’的奋斗姿态。

播讲人:从溆浦到武汉,从1928到2025,向警予的精神火种从未熄灭。它化作新时代女性在科技攻关中的智慧光芒,化作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中的青春脚步,化作每一位普通劳动者在岗位上的默默坚守……”

主持人:是的,今天的《为您而讲》就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

播讲人:听众朋友们,再见!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溆浦人民广播电台

编辑:邓佳蕊

本文链接:https://www.xpnews.net/content/646942/69/1522633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