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融媒讯(通讯员 符待君)近年来,水东镇标东垅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和目标任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村民主体、共建共享”原则,通过发展“三种三养一加工”产业,创新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基地+电商”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23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固定吸纳20余名村民务工就业,带动300余户群众增收,逐渐走出一条地域特色鲜明、符合本土发展需求且可持续的村级集体经济振兴之路。
标东垅村赴油溪桥村交流学习
党建“引路”,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建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工作队的指导帮扶作用,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支“两委”班子成员7人,培养后备干部3人,进一步提高村级领导班子战斗力。同时,在工作队的带领下,通过外出交流学习、现场观摩等不断拓宽眼界,提升能力素质,理清发展思路。坚持规划引领。针对标东垅村“四多四少”的村情,工作队通过深入调研为编制发展规划建言献策,并坚持公开民主原则,在编制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多次征求党员、村民代表、群众的意见建议,确保规划符合实际情况,经过共同努力,完成《溆浦县水东镇标东垅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2021-2025年)》。夯实人才根基。积极搭建标东垅村在外优秀儿女交流合作平台,大力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吸引本地人才回乡创业、外地人才投资兴业,并结合实际需要和长远发展,广泛组织村支两委及村民参加致富带头人、就业创业、电工职业技能等各类培训活动,持续培育贴近群众的“田秀才”“土专家”,为本地就业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
标东垅村群众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多措“铺路”,凝聚集体经济发展合力。宣传引导造氛围。深化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发挥片长、组长、邻长“三长”作用,采取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屋场会、院落会、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宣传村集体经济发展利好政策,凝聚发展共识,提高村民认同感和参与度。提质增效谋发展。紧紧围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目标,成立由村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谋思路、定计划、选项目,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搭桥铺路”,2022年发展村集体经济种养项目5个,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4万元。民主监督提效能。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通过公示栏公开、抖音直播晒账等形式,对涉及到村的项目建设、资金用途、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等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线上线下全过程公开,确保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
标东垅村集体种养基地
标东垅村西瓜种植基地
产业“富”路,释放集体经济发展潜能。“党建红”引领“生态绿”。通过村党组织引领,三长做好服务,村民积极参与,探索出高笋种植套养鲤鱼“145”模式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即村集体投资40万元发展50亩高笋种植,实行全产业链管理,出让土地的村民占10%的收益,出工的村民占40%的收益,村集体占50%的收益。2023年,预计产出优质高笋20万斤,套养鲤鱼8吨,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方寸地”搭起“致富园”。根据标东垅村山多地少的特点,围绕“家”和“庭”,深入探索“庭院经济+人居环境提升”发展模式,积极引导村民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方寸地”“巴掌地”,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业等庭院经济。目前,村集体盘活群众闲置土地共计50余亩发展高山西瓜种植,亩产达3000斤,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万元。加工坊”支起“大市场”。依托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建立农产品加工坊、成立村级供销合作社,借助村级电商平台,积极助力农产品销售。在有机稻套养稻花鱼项目中,由村集体负责统一加工、销售,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为群众解决后顾之忧。2023年,累计产出优质有机稻谷1.5万斤,稻花鱼2000斤,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在蜜蜂养殖项目方面,采取“村集体+农户”方式,积极探索“155”分红模式,即1斤产量的蜂蜜支付农户工钱10元,在此基础上,村集体、农户收益各占50%。今年预计蜂蜜产量3000斤,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7万元。对村民零散种植的辣椒、黄豆、萝卜等农产品,由村集体统一收购,进一步加工、包装,通过微信订单、抖音直播、线下门店展销等方式不断提升的产品附加值。今年预计加工60万元农产品,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同时带动30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
标东垅村蜜蜂养殖基地
标东垅村农产品加工坊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符待君
编辑:米娜
本文为溆浦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