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百年·党史天天播》
今天推出
《“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
↓↓↓
讲述者:大江口镇中心小学德育主任 李卓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这里是溆浦人民广播电台FM104.7溆浦之声《党史天天播》栏目。我是主持人舒秦,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大江口镇中心小学德育主任李卓老师来到我们录音间,为大家讲述党史故事。李老师您好!
李卓: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党史天天播,今天我来讲,我是李卓。今年2月和6月,云南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和“七一勋章”,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为她颁奖。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就是张桂梅的故事。
张桂梅不是云南本地人,而是来自遥远的黑龙江。17岁时,她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从此扎根。
1990年,张桂梅从丽江教育学院毕业后,随丈夫到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古镇一中任教。1993年底,丈夫被诊断出胃癌晚期后病逝。中年丧夫、体弱多病,她只身来到了丽江市华坪县华坪中学任教。
张桂梅发现,学校几乎每个班都是男生多女生少,“一些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很多女孩都早早辍学,或帮父母种地,或外出打工,或结婚生娃。她们对家庭的贡献,可能就是赢得了一份彩礼,却因没受过教育、走不出大山而让贫困的生活一代代循环往复。
张桂梅萌生了一个念头:“办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山里的女孩能接受高中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改变山区女子的命运。”她的想法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2008年8月,张桂梅梦想成真,华坪女高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不但免学费,就连课本、住宿、校服都是免费的。与正常高中不同的是,这是一所没有录取分数线的学校。只要是初中毕业、愿意读高中、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孩,学校都无条件接收。
和其他学校门庭若市不同的是,在华坪女高建成之初, 连学生都是张桂梅苦心留下来的。这所学校从来不开家长会,取而代之的是张桂梅一次次的登门家访。她虽然身患骨瘤、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23种疾病,家访时经常走路失去平衡,跌倒受伤是经常的事。她也尝试过自己租车、骑马和摩托车,肋骨也因此摔断了两次。据不完全统计,到2020年,张桂梅的家访里程超过了11万公里。
华坪女高的“严”是出了名的,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从早晨5点30分起床,到第二天凌晨才能睡觉。在这段时间里,张桂梅手中的喇叭从不停歇,催促学生上课、吃饭、自习、做操。她要让孩子们在生活习惯和时间观念上与城市接轨,与现代社会接轨。
张桂梅也不是只有看上去“冷酷”的一面,她的温情,是默默的。2020年秋天,因为发现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买不起饮料,就把工资卡交给福利院和女高财务共同使用、连好饭都舍不得吃的“老抠门”,居然拿出5000元,请全校学生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她想用这杯奶茶,维护每一个大山里女孩的自尊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华坪女高159人参加高考,150人考上本科,一本线以上70人,600分以上17人。从2008年至今,为1000多个家庭带去了希望。
张桂梅在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时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今天的党史故事我就讲到这里,我是李卓。谢谢大家收听。
主持人:也谢谢李老师的分享。除了“七一勋章”,张桂梅还获得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词这么说她的:“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她的故事,值得你讲给孩子听。”
李卓:是啊,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张桂梅颁奖时评价她“献身教育扶贫、点燃了大山女孩的希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桂梅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
主持人:谢谢您来到我们的录音间讲党史故事,接下来请推荐一首红色歌曲和听众朋友们一起分享吧。
李卓:好的,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首由宋祖英演唱的歌颂人民教师的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希望大家喜欢。
主持人:谢谢推荐,也感谢您来到我们节目中做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红色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主持人:这里是溆浦人民广播电台FM104.7溆浦之声,为您带来的《党史天天播》栏目,我是主持人舒秦,本期栏目已经播送完了,制作戴伟,责任编辑周树华,监制刘达,总监制陈勇,更多资讯请关注红网溆浦站、溆说手机APP视听广播栏目。感谢您的收听,再会!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溆浦人民广播电台
编辑:向茂文
本文为溆浦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xpnews.net/content/2021/11/17/10404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