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融媒讯 12月30日,溆浦县中医医院在医院多媒体会议室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班。在培训班上,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湖南省法学会卫生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南大学医疗卫生法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周宇君教授主讲了《民法典》对医疗行为的新规范,该院60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学习。
周宇君教授在《民法典》对医疗行为新规范主题报告单中,系统学习《民法典》各项条款,重点讲解了人格权与医疗行为的关系、医疗损害责任、新法规背景下医疗风险防范,详细阐述了病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隐私权等权利,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新法规背景下医疗风险的防范。周教授指出,工作中,医疗人员要切实化解被伤害风险、巨额赔偿风险、重大舆情风险、重复低级错误风险、医疗事故罪风险、行政处罚风险、非预期死亡风险、重大并发症伤残风险、重大医源性损害风险。周教授的授课,法律条款解读精准,结合案例分析具体,逻辑性强,深入浅出,科学实用,对提高医务人员法制意识和依法执业能力,防范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提升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更好地为广大群众和病人服务具有良好的促进指导作用,对医疗人员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帮助很大。
如何自觉遵守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依法执业,有效防范医疗风险和纠纷,周教授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医务人员提出了6点指导性建议:
一是加强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的基本技能,能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在出现未达到期望值的治疗结果时能够理解和正确对待。医务人员应充分尽到告知义务,在诊疗过程中应充分让患者及其近亲属了解目前的病情,即将采行的检查或治疗措施的原因和可能产生后果,并做好相关记录,让病人与家属感觉受到尊重和参与感。对严重副作用的药物尽到事前告知的义务,让患者行使选择权、知情权、同意权和自主权,同时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二是转变服务观念,重视人文、语言艺术的培养,提高全员素质。使广大职工从根本上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业务质量”的服务理念。不要对患者态度冰冷或不理睬,不要说不负责任的话。
三是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的日常监督管理及考核。医疗服务质量监督的重点要放在具体的医疗工作环节上,加强医疗 服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健全并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 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等,严格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
四是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规范医疗行为。医务人员医疗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临床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常规约束医疗行为,减少差错、避免过失、消除缺陷,杜绝事故。
五是强化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医务人员的医疗文书、治疗情况都有着法律作用。尤其是《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对医务人员法律意识的要求就更高了。因此,必须加强法律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医疗纠纷。
六是认真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要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的要求,认真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杜绝因病历书写错误而引发医疗纠纷。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韩愈 朱艳
编辑:张礼俊
本文为溆浦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