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报喜!村里变样了!| 盘活资源兴产业 脱贫致富比蜜甜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佚名 编辑:宋萍 2021-01-29 15:33:55
时刻新闻
—分享—

溆浦融媒讯 雨后的溆浦县观音阁镇木溪村,烟雨朦胧,农田交错,远处山林弥漫着湿润的雾气。在一处后山上,不时听到“哞哞”的牛叫声。

123.jpg

合作社黄牛养殖

原来,该村湘牧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放养的200多头黄牛正在山林间悠闲地吃着草。脱贫户田万岩带着驻村干部走在养殖基地里,时不时指着成群的黄牛,他一边介绍一边观察黄牛的生长健康情况,山林间的雾气让黄牛身上蒙上了一层透明的水珠,不停的随着牛毛滴落在草坪上。

“这几年,国家的扶贫政策对我们山村脱贫致富帮助特别大。我们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引种湘西小黄牛,在得天独厚山林间采取放养式养殖方式,虽然生长周期长,但是牛肉肉质好,深受市场喜爱,销路一点不愁,今年预计可出栏180余头,年收入将达200万元。”田万岩边走边看,边向笔者介绍道,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木溪村在县委统战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下,充分利用山林资源,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发展山区特色种养殖经济,走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除了黄牛养殖外,目前木溪村依托山区资源发展竹笋加工、油茶等特色作物种植。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从根上实现稳定脱贫,防止返贫,必须要有产业做支撑,才能让贫困户稳定持续增收。”驻村工作队长李启道通过招商引资,引导能人返乡创业带动,做好山林发展文章。

12345.jpg

合作社竹笋包装

该村有着丰富的山竹笋资源。2017年2月,该村长期在浙江省杭州市打拼的能人周治兴,看到家乡丰富的山竹笋资源未被利用,主动返乡创业,在村里办起了扶贫车间——湘溆特色食品加工厂,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收购山竹笋进行深加工,引进浙江先进的竹笋加工技术,采用精包装,创立山竹笋品牌,凭借着在浙江打拼时人脉资源,主动对接客商关系,产品顺利打入国际市场,远销至欧美、澳大利亚等国。

“每年4月开始,就是我最忙的时候。木溪村每年收购150吨鲜竹笋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今年我又扩大到周边县里的乡镇进行收购、加工,今年的营业收入已经突破了500多万元,直接带动周边1000多名群众,其中,贫困户200多人扯笋增收。”周治兴笑呵呵地说。

脱贫户张莲菊告诉笔者说:“今年我在扶贫车间做临时包装工,像我这样的包装工有10多个,农闲时,在扶贫车间上班,能稳稳当当的赚一万多元,而且还能照顾家里,真的很不错。”

在木溪村,像张莲菊这样的脱贫户还有很多。近些年,在党的脱贫政策支持下,他们不仅加入专业合作社,做活了田间地头的文章,还盘活了山林资源。在山坡上种植油茶,山顶上放牛,闲时,还可以扯笋、捡蘑菇增加收入,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成了寻常。

1234.jpg

走访贫困户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的生活迈向小康。现在,我们家也修建了新房,自己养了一些牛,儿子儿媳也在外面务工,家庭年收入也有10多万元。”周高前说。周高前原是木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靠着扶贫小额信贷,解决了养牛的资金难题,搭建了一座牛棚,养殖了10头牛。已经脱贫致富的周高前,心里还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和乡亲们一起,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2014年以前,木溪村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村级集体经济一直“空白”。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木溪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目前,村级集体年收入已经超30万元,居民人均年收入达到7000余元。

该村支部书记蔡长葵介绍说:“下阶段,我们将结合村级实际,继续做大做强富民产业,扩大并稳定就业,帮助更多村民自主创业,让村民共同奔小康。”

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观音阁镇木溪村依托精准扶贫政策,利用山区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区特色产业,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木溪村已今非昔比,山村产业兴旺了、集体经济壮大了,村庄变美了,村民富裕了。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佚名

编辑:宋萍

本文链接:https://www.xpnews.net/content/2020/12/24/874796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