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研北斗溪镇光明村丁脚坊古村落风貌改造

商议北斗溪镇华荣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督查龙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改扩建工程进展

了解袁隆平院士超级稻攻关基地观景台建设

考察国家3A级景区阳雀坡古村落
为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1月9日下午,县委书记蒙汉冒着寒风细雨,先后深入北斗溪镇、龙潭镇、黄茅园镇,专题调研“高铁经济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县领导王巧兰、唐江鲤及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参加。
调研中,蒙汉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主动融入“一极两带”, 把乡镇区划调整成果转化为发展机遇,盘活旅游资源,打开文化“宝库”,实现文化与经济、旅游与经济融合发展,让“水边听故事、屈原唱离骚”和“乘坐高铁看梯田”成为“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上的迷人品牌。
用风景敲开“致富门”
发展如棋,抢先为赢。沪昆高铁经过的北斗溪镇已开始布局乡村旅游发展“先手棋”。
该镇光明村丁脚坊群众自古临水而居,村落保存完好,特色鲜明。高铁通车后,距离溆浦南站仅5公里的该村看到了乡村旅游发展机遇,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结合精准脱贫工作,从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环境治理、房屋风貌改造等方面入手,帮助和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主动对接高铁带来的“旅游强磁场”。
蒙汉一行走进古村落,焕然一新的感觉迎面扑来:青石板路直通村寨,屋檐翘角翻修一新,古朴院落干净整洁,村民群众精神焕发……见到此情此景,大家心中不禁泛起浓浓乡愁。
“看山看水看文化,有情有义有乡愁。”蒙汉说,北斗溪镇要抢抓高铁带来的新机遇,通过培育典型,打造样板,以点带面,在溆浦高铁南站辐射范围内打造一批“美丽乡村”,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看农家景,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无限乐趣。
在省级贫困村华荣村,了解到已有135栋民居完成风貌改造后,蒙汉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以党建引领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涵,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方式,用风景敲开贫困群众的“致富门”。
用文化升华“旅游热”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
龙潭是湘西会战的主战场。为纪念抗战中牺牲的中国将士而建的龙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已列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成为全国重要的抗战纪念地之一,是挖掘抗战文化、开发红色旅游的“潜力股”。去年,市里支持我县投入480多万元,启动了陵园改扩建项目。
蒙汉一行深入龙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现场了解项目进展情况。走进陵园,绿树成荫,松柏苍翠,一派庄严肃穆。看到地面护坡铺上绿草,排水系统整理完毕,停车场所已经建好,围墙护栏正在赶工,蒙汉对项目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龙潭是抗日英雄浴血奋战的地方,也是最能引发民族自豪、产生情感共鸣、带动文化旅游的地方,必须加强保护。文化旅游部门要放眼全国,学习借鉴各地红色旅游发展经验,规划设计好具体项目,积极向上汇报衔接、争取更多支持。
2014年10月10日,世界瞩目溆浦。袁隆平院士在龙潭镇红星村的攻关试验田亩产突破1026.70公斤,刷新了世界新纪录。为纪念这一刻,袁院士亲笔手书“此地长出一吨谷”赠为纪念。
了解攻关基地观景台建设进展后,蒙汉说,在攻关基地建立观景台,不仅是为了纪念攻关成果,更是为了传承农耕文化,发展农业观光旅游。要将基地发展、景观打造与阳雀坡古村落、山背花瑶梯田等景区“珍珠”串成“项链”,讲好“攻关故事”,为溆浦旅游升温添把火。
用环境吸引“天下客”
去年12月24日,我县穿岩山风景区、阳雀坡古村落2家景区同时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最近,负责2家景区开发的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更是“动作不断”,引来大批游客入溆旅游。公司负责人介绍,前些天“阳雀坡腊八亲子嘉年华”活动预演,“村长”李锐现场“探班”,就吸引游客过万人。1月17日,“阳雀坡腊八亲子嘉年华”活动将正式上演,公司正在全力“备战”。
来到阳雀坡古村落时,天色已晚。蒙汉一行仍然不顾劳累和疲惫,沿着刚刚新建的景区公路和游步道,打着手电,边走边看,详细了解景区建设、活动策划、古村保护等情况。蒙汉说,阳雀坡古村落景区建设投入大、变化快、档次高,既保持了原有古村风貌,又融入了现代旅游景区管理元素,为吸纳八方游客打下了良好基础。他要求景区在建设和运营中,认真做好旅游交通、游览区域、旅游安全、接待能力等工作,让每一名游客都终身难忘。
“环境是旅游的生命。”调研中,蒙汉强调,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提升服务。要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开展农村环境治理,以良好的环境迎接游客,赢得口碑,留下记忆。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周晓鹏]
[编辑:周晓鹏]
来源:红网溆浦站
作者:周晓鹏
编辑:网站值班
本文为溆浦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