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但值得”
---记木溪乡计生服务所药管员舒和萍
舒晓东 舒清山 何晓琼 向军
25年来,她安心山区,服务群众,把最美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基层的计生事业;
25年来,她辛勤耕耘,不懈探索,总结的“3必访”、“5必问”、“4到位”等工作法,成了溆浦基层药具管理服务工作的模范;
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起了一面乡村药管员的光辉旗帜;
她,就是现年44岁的溆浦县木溪乡计生服务所药管员舒和萍。

这,始终未能动摇她对计生事业的热爱:
1次艰难的决择,2次婚姻的变故,2个孩子的抚养”
1次艰难的决择,2次婚姻的变故,2个孩子的抚养”
1989年3月,舒和萍从医学院校毕业,根据当时分配方案,她既可以到乡卫生院当医生,也可以到乡计生办从事药具管理服务工作。
当时,舒和萍的母亲是乡里有名的医生,为从生活和工作上很好地照顾女儿,她强烈要求女儿到乡卫生院从事医务工作。 是听母话当医生?还是从事计生工作?这,成了她人生的一个艰难决择?
那时只有20岁的舒和萍,这位生在县城、在溆水河畔长大的女 儿看到一些山里村民饱受“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传宗接代” 等传统婚育观念的束缚,她的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她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在平凡的计生工作中施展才华,实现价值,为山区更多的育龄群众造福。
她说服了母亲,毅然走上了计生岗位,成为木溪乡计生服务所的一名普通的计生医生,从此,她与计生工作结下了难解之缘。
如果说舒和萍第一次婚姻的失败,是两人缘份已尽,那么,第二次婚姻的失败,则是一名计生人员对本职岗位的无比热爱。
2007年,她的第二任丈夫在浙江温州开了一家大型发艺店,年收入30余万元,他多次打来电话,要舒和萍放弃工作,跟他到温州打拼事业。但舒和萍硬是不答应。因为她舍不下自己熟悉而又挚爱的计生岗位。
两任丈夫先后离她而去,留下两个孩子由她抚养。
她把婚姻的不幸,家庭的重担埋藏在心底,把更多的精力和心血投入到她所挚爱的计生事业之中。
木溪乡共有13个村,115个村民小组,3000余户,1.1万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2270人。舒和萍在乡里有“活电脑”之称,她对每位育龄妇女的情况都知根知底。
为不断满足育龄群众在生育、节育及不育等方面的需求,她立足实际,不懈探索,创新总结了独具特色的药具管理服务工作法。
对常住本乡的育龄人群,她推出了“3必访”、“5必问”的作法。“3必访”,就是对节育措施对象必访、药具使用对象必访、智力低下对象必访。

“5必问”,就是对育龄人群必问药具使用种类是否知晓、必问药具使用方法是否掌握、必问药具使用效果是否良好、必问药具使用后是否有副作用、必问药具使用是否适合自身。
对流动的育龄妇女,她推出了“4到位”的作法,就是建档建册到位、联系沟通到位、政策宣传到位、方法咨询到位,与流动育龄妇女架起了“联系的桥梁”。
这,是她无悔追求群众满意的生动印证:
“9万公里的行程,25年不变的坚守”
木溪乡位于溆浦县西北部,与沅陵县、辰溪县交界,是个“一脚踏三县”之地,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这里山高路远,居住分散,交通不便。“9万公里的行程,25年不变的坚守”
早在2002年前,全乡只有4个村通公路,为把计生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舒和萍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凭着一双“铁脚板”,把服务送到千家万户,把一盒盒饱含深情的避孕套(药)发放到育龄群众手中。
舵元村距乡政府有10余里山路,该村患重度智障的李水菊,1988年生育一孩后,当时就采用口服避孕药(需连服22天),为怕她漏服,舒和萍每天清晨出发,把药及时送到她手中,又是叮嘱,又是交待。后改用长效避孕针后,舒和萍又是每月一次,准时来到她家,为她义务打针,这一坚持,又是半年之久。
乡人大主席舒泥森算了一笔帐:舒和萍平均每月下乡20天,每天步行30里,25年来,累计行程9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5个圈。
在舒和萍心里,乡计生服务所就是她的家。乡政协联工委主任钟家水介绍,25年来,舒和萍在家里只度过两个春节,一个是1994年,她生育第一个孩子,满月回娘家;另一个,是去年,单位领导硬“逼”她回去。
舒和萍把育龄群众当成自己的兄弟姊妹,群众的困难就是她的困难。她总是尽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群众。
田儿冲村育龄妇女刘某,因身体原因不能及时落实节育措施,刚开始,采用避孕套,但因刘某年龄大,在家庭生活上出现了不“和谐”。舒和萍多次上门,悉心指导她采用避孕胶冻,这既避了孕,又提高了生活质量,现在,两口子和好如初。
去年5月,石岩湖村翟某到县站落实节育措施,当时她丈夫在外打工未回,家里父母年龄又大,舒和萍知晓后,二话不说,就赶赴县站陪护,当看到翟某术后身体虚弱,她又掏钱给她买鸡蛋、甜酒及滋补品。
2011年5月,舒和萍到县站看望向某,当看到向某连件象样的衣服都没有时,硬是把自己刚买的一套新衣服送给了她。
25年来,舒和萍不知为之付出了多少,超负荷的透支,使她患上了腰椎盘、肩椎盘突出、骨质增生等疾病,但她依然快乐地奔忙在工作的第一线。
这,是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对她担当奉献的充分认可:
声声满意,句句点赞,数十项奖励
舒和萍把群众放心上,把责任记心间,把事业当永恒。走在木溪乡的田间地头,街弄小巷,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乡村群众,都是对她的一片点赞之词。
木溪乡党委书记赵永生说:“舒和萍爱岗敬业,用心工作,一心为民,任劳任怨,默默无闻,我们为有这样的好干部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田儿冲村支部书记谢历华说:“我任村支书30多年来,她是最负责的干部,不管什么时候来找她,都从不讲价钱,工作特认真。”
舵元村计生专干罗翠连说:“舒和萍关心育龄群众;工作认真负责;乐于助人帮人,我们需要这样的计生人。”

木溪村育龄妇女宋宝珍说:“舒医生很耐烦,我们老百姓有什么要问的,她总是耐心地给予答复,她真是个好人啊!”
现在,每逢过年过节,总会有一些村民,有些甚至是舒和萍不认识的,他们为她送来了土鸡、鸡蛋、桔子、笋子、腊肉等土特产,但舒和萍总是婉拒,实在推不脱的,就给同来的小孩封个小红包。
在舒和萍的办公桌上,一本本省、市、县级“计生药具工作先进个人”、“优秀计生工作者”、“十佳计生技术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证书摆满案头。
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
岩坪村田丽华,与丈夫常年在广东省博洛县横河镇的一个边远林场打工,她因正值哺乳期,一时不能落实节育措施,加之,林场地处偏远,她又领不到避孕药具,心里感到十分烦恼。
舒和萍知晓后,多次通过电话、QQ耐心指导她,在哺乳期尽量采用避孕套,以克服口服避孕药对小孩的影响;她又联系几位返乡的老乡,给田丽华及时捎去了避孕套,很快解了田丽华的忧愁。
田丽华说:“现在,象我们这样的老百姓,能碰到舒和萍这样的好计生医生,真是我们的福气啊!”
更多的育龄群众把主动参与计划生育当成支持舒和萍工作的最好行动。
皂溪村育龄妇女舒亮云,生育一孩(男)后,不用做工作,就主动找舒和萍,落实了宫内节育器术;2003年外出到浙江义乌打工,乡里每年开展集中宣传服务活动时,不用发通知,就主动赶回参加孕环情监测,她说:“舒和萍是个好干部,我要支持她的工作!”
当与舒和萍谈及她25年来的感受时,她说:“心也累,身也累,但值得,我愿意”。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舒晓东 舒清山 何晓琼 向军]
[编辑:周晓鹏]
来源:红网溆浦站
作者: 舒晓东 舒清山 何晓琼 向军
编辑:网站值班
本文为溆浦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