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康牧业青垅种猪场已初具规模

项目建设现场

科学规划布局
大康牧业青垅种猪场项目工地,施工车辆往来穿梭,高耸的塔吊挥动着长空巨臂,挖掘机器机声轰鸣,50多名工人在多个施工点紧张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县畜牧水产局局长戴宽国介绍,该项目是溆浦县委、县政府加快推进“两个加快”三年行动重点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大型现代化原种猪养殖基地。
种猪养殖称第一
大康牧业青垅种猪场位于溆浦县观音阁镇青垅村,由湖南大康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占地面积158.24亩,新建高标准猪舍3.75万平方米、沼气池1200立方米、粪污处理池6000立方米,办公室及生活附属建设20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湖南最大的种猪场。

工人正在紧张施工
“这里是产仔哺育栏,那边是公猪栏。”施工现场,张在信边走边介绍项目规划和建设情况。他说,自去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该项目得到了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和青垅村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进度较快,预计今年年底完成主体工程,2015年3月完成设备调试,6月竣工投产。”
为支持项目建设,观音阁镇、青垅村在开展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中,将大康牧业青垅种猪场建设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从项目设计到落地实施,从征地搬迁到环境优化,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青垅村村党支部书记黄德茂满怀期待地说,“这么好的惠民项目,全村群众都希望项目早日建成,群众早得实惠。”
企业农民双丰收
溆浦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但是大部分农民养猪是副业,只为家中的剩饭剩菜找个去处。由于农民缺乏养猪技术,管理上不规范,疫情防治措施不完善,再加上养猪成本日愈高涨,养猪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许多农民不得不退出养猪行业。
大康牧业作为农业龙头企业,时刻不忘自己身上肩负的企业责任,将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独创“公司+基地+养殖大户+农户”、“公司+生猪养殖联合体+生猪生态专业养殖村+家庭猪场”等具有湘西山区特色的养殖模式。大康牧业养猪事业部负责人王中华介绍说,青垅种猪场建成后,可增加家庭养猪场150个以上,将为周边农民提供至少200个就业岗位,扩宽就业途径,增加经济收入,真正实现了企业与农民的双赢局面。

舒召树在给猪喂食
张在信介绍,虽然大康牧业青垅种猪场项目还在紧张建设中,但目前已吸引周边近100户农户加入。
养猪环保两不误
为了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有效利用,达到标准化养殖,同样,在大康牧业青垅种猪场建设中,该公司投资146万元建立了沼气池进行养殖场粪污处理。项目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沼气池采用“三级厌氧发酵”的模式:即将三套沼气池作为一组,联成一体。养猪场的粪便和污水首先冲到第一个池内,经过发酵处理后进入到第二个池内,再经过发酵处理后进入到第三个池内。粪便和污水经过多层次厌氧发酵处理,最终从第三个池子出料,避免了传统池子的“料、液短路”,沼渣、沼液质地好,没有异味。沼气池产气率高,可以满足养猪场自身用能的需要;废渣也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可用于农田或果树施肥,废水再经沉淀池净化处理后,再经消毒池灭菌后回收到蓄水池,可再次用于猪舍冲洗,形成循环利用的模式,即高效又环保。

正在建设中的现代化养殖场
据了解,大康牧业青垅种猪场还将引进英系种猪。王中华介绍说,英系种猪品质优良,价格昂贵,此次引进的英系种猪不仅能改善种猪血源,提高种群质量,增强核心种猪的性能和产仔率,而且对湖南省乃至全国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都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为了确保每批次生猪质量,在喂养方面,大康牧业坚持不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类添加剂,使生猪始终处于健康生理状态下,确保生猪遵循自然生长规律快速生长发育,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粪便排放量,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周磊]
[编辑:周晓鹏]
来源:红网溆浦站
作者:周磊
编辑:网站值班
本文为溆浦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