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暑假来两丫坪镇参与社会实践的四川大学大四学生,到镇政府见习已有四十多天。这里的生活充实且快乐,到处都有忙不完的事和体味不尽的新鲜。
今年四月,镇党委开展了一次“大走访交朋友、大调处夯基础、大服务促和谐”的大走访活动,镇政府的干部走访了全镇的家家户户,共收集了256条意见,镇党委政府将反映的问题以交办督办的形式进行了解决。随后,党委政府又组织开展了“解民难、化民怨、促和谐” 大回访活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答复。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回访,感受至深,难以忘怀。
7月22日清晨,镇政府社会服务中心王主任带领我们来到提高村。走进村民王身求家中,厨屋坐着他失明的母亲。王身求是母亲唯一的儿子,家里条件不好,两个孩子读书都成问题。他希望为母亲解决低保以减轻负担。
“今年在村民代表会议上,我们认真讨论过你的请求。你母亲已被列入计生奖抚名单,每年享受820元的奖抚金。按照政策,她已经不属于解决低保的对象了”, 村支书刘成福轻言细语的解释道:“我们村的52个低保名额,都是经过公开民主投票并进行公示的。”刘支书把低保名单递给王身求。“你的情况确实困难,我回政府后向领导汇报一下,争取帮你解决些临时救济,你看怎么样?”
“我理解你们的难处!我服从村委的决议。” 最后,王身求信服的说。然后,他又张罗着留我们吃饭,我们推辞有事,便继续赶路了。
艳阳当空,我们来到八组老支书王修德家,庭前已站满了村民。“大路大富,小路小富。我们村里的公路硬化为什么迟迟不动工?”一位壮汉问道。一位老人诉苦:“我一把年纪了,担些玉米去赶集都不行了,多希望把公路快点修好!”这场面,我还是第一次见。
王修德招呼大伙安静了下来。刘支书开门见山:“今年村支部想尽办法筹集了42万元的资金,准备硬化这6公里路,但是资金缺口较大,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另外,这半年多雨的天气给施工带来不少困难,进度不理想,请大家理解。”
王主任解释道,大家急切的心情我们很理解。我有个好消息,前天我们已经将这条公路的扩建和硬化向县里申报了项目,国家支持列入通畅工程。大家要做好工作,把自筹资金搞上来,争取早日完工。
大伙悬着的心总算沉了下来。有村民喊道:“等路修好了,我叫我侄儿接你们上来吃土鸡!”大家都笑了,我们的心也随之轻松下来。
已近暮色,炊烟袅袅,我们又回访了几户因母猪补贴未到位和对教育布局有想法的农户。通过做工作,走访的群众都很理解,我们也很宽慰。
结束走访回到住处时,已经夜深人静了。远眺星空下酣睡的群山,格外朦胧静好。两丫坪这样的山区镇,虽然还比较落后,但是,这里有一大批乐于扎根山区的干部默默耕耘着,和风细雨般润泽着山区的群众,让一切都那么和谐安详。我总想毕业后去大城市打拼,觉得那里才是自己的舞台。然而,这次活动的真切与实在,使我喜欢上了这里的工作和人们。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陈诚]
[编辑:夏夜]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陈诚
编辑:网站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