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溆浦网讯(通讯员 何旋)四月的春雨虽然绵延不断,但在我县双井镇灯塔、堰塘、花口村中,数千亩的良田里每天依然都有几十名农户在忙碌。“我家四亩田,原来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自从租赁给李广后,不仅每亩能得到400元的租金,闲时给他打工还可以领工资,如果没有工打,我又可以到市场上去做点生意,现在就强多了。”4月16日,正在农田耕作的双井镇花口村四组村民谢序培高兴地说。
三年来,双井镇流转大户李广在遵循土地流转“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土地流转上通过产业带动、业主拉动、政策驱动,“转”出了一片新天地,形成了三个大变化。
变化一:规模扩大,生产效益逐年增长。2008年,该大户土地流转了灯塔、堰塘、花口村的447亩耕田;2009年,在各级政府和农业相关部门的引导、扶持下,他不断建立了信心,土地流转面积增长到803亩,年总产值预计可达73万元;2010年,他干劲更足了,又租赁了404亩耕田,总面积增长到1207亩,涉及户数806户,年总产值预计可达180万元。该大户大力发展规模、高效、生态农业,这一典型事例也成为我县近几年实行土地流转、助农增收致富、推进农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变化二:政府扶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了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按照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管理规范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推广种植优质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村委会将花口村近500平方米礼堂以400元/年租给大户做为仓库,并由县政府免费提供了种植所需种子,其中包括油菜籽(湘油6号)和小麦(豫皖603),安装了一台50千伏安变压器及600米专线,以保证其生产用电。2010年,为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该大户又新建了2.4公里机耕道和3600米水渠。
变化三:做大公司,提供农民就业机会。为做大做强,该大户工商注册了绿之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拥有中型拖拉机、播种机、插秧机、拱干机等农用机械22台,并聘请了该村9名农机能手长年帮做,季节工达600—700人次/年。由此可见,土地流转不仅有利于土地向大户集中,促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增加规模产出效益,更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培育了一批新型农民,改变了传统的种植观念。
【编辑 小愚】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何旋
编辑:网站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