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台办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征文揭晓 我县曾伟获奖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管理员 编辑:网站值班 2009-07-22 22:19:00

 

一位台商的溆水之恋
 
曾伟
 
    我和台商叶治平先生是好朋友。
 
    前年,我从乡镇“调”到县城工作,带着对新工作的热情,我兴奋而紧张地熟悉着各种资料。当我在整理台胞、台属、台商资料时,发现溆浦对台资源丰富,溆浦籍台胞遍布台湾各个县市,在湖南省也算得上对台大县。看着这些我很兴奋,说不上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我长这么大,还只听说过台湾人很实在,很精明,一直没见过台湾人的缘故吧。但使我惊讶的是,对台资源如此丰富的大县,台资企业仅只一家,在溆经商的台商有且只有一个,是一个名为叶治平的原福建籍台湾人。
 
    一个地处湘西偏远山区,交通闭塞,思想落后,经济贫困的山区县,对于精明的台湾人来说,又怎么会涉足呢。
 
   “穷乡僻壤难留金凤凰呀”,无限悲凉正从心中油然而生。
 
   “您好,主任在吗”,正当我想着什么时候能去拜访这位溆浦的台湾人时,一句问候打断断了我的思绪。
 
    我抬头朝声音的来源处望去,一位60岁开外的老人正用疑惑的眼光打量着我,他个子不高,身材单瘦,但却精神抖擞,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看得出来,这是个精明的老头。
 
    “您有什么事吗,主任不在,我是刚‘调’来的。”以为他只是来串门的常客,我一股脑儿地把他写在脸上的,嘴里说出问题全部解决了。因为我太惦记着我手头的工作。
 
    “哦,没事,你忙吧。”语速很快,说完便大踏步离开了。
 
     这,便是我们的第一次相识。后来,我们见过几次面,但都仅限于工作,未能长谈,只是从同事赞许的话语中了解到,这位老头便是那位唯一的在溆台商——叶治平先生。
 
    然而,一次特别的偶遇,却让我们成了我话不谈的朋友。
 
    我喜欢河,喜欢躺在河边的鹅卵石上放松心情。记得前年的一个周末,和往常一样我躺在河边,正懒洋洋地沉醉于暖融融的春光中。
 
   “这不是台办小曾吗,你好。”一句语速很快的话把我从梦境中拽回现实,颇为不快的我正想发作,一睁眼却看到了一张和蔼慈祥笑容满面并熟悉的脸。出于对工作对象的尊敬,我立马收住了不快,开心地和他攀谈起来。
 
    他非常健谈,从美国的纽约到意大利的米兰,从对政治的评论到对文学的鉴赏,都是滔滔不绝。那一天,我们聊得很投机。他说他五年前来到溆浦的时候,并不喜欢这里,自下火车的那一刻起便想着如何离开溆浦。因为,这里的经济状况实在让他感到困惑,感到失望,要想在这里发展,太困难了。然而第二年,当可以离开的机会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却不走了。他说他喜欢溆浦人的淳朴、热情、勤劳、善良,就像眼前静静流淌的溆水河一样;他说他有空时,最喜欢来溆水河边放松身心,看河景,弄清影,听鸟语,享受难得的安然与宁静。他还说,溆水河很像他家乡得的那条河。
 
   今年,他回台湾了,三年来的第一次回家,就在“两岸三通”后的第三天。然而,仅过了四天,我接到他的电话,他说他回溆浦了。对此,我并不感到惊讶,因为这几年他公司一直运转不错。可今年,金融风暴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公司产品出口受阻,业绩下滑,资金链出现了断层。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有谁会有心情享受天伦之乐呢。
 
    之后的几次见面,他依然谈笑风生。但那坚定的眼神背后隐藏着一丝疲惫与不安。好在他向银行申请的贷款就要到位了。
 
    我深信,他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的。
 
    我期待,溆水河边能再现他的悠闲。
 
    祝福他,一个深深爱着溆水河的台湾人。
 
(此文在由国台办举办的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有奖征文中荣获三等奖)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管理员

编辑:网站值班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