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溆浦11月13日讯(记者 汤红辉)针对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长、文明素质普遍不高的实际,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把培植文化志愿者队伍作为推动基层文化建设的新型载体来抓,通过文化志愿者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为发展繁荣基层文化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溆浦县辖43个乡镇、653个行政村、37个居委会,总人口88万,是山区人口大县和农业大县,同时该县是屈原流放地,又是革命老区。
县内文化底蕴深厚,文艺人才众多,民风淳朴热情,群众自发性的文化活动一直比较活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拥有一技之长的文化热心人和群众性业余文化团队经常活跃在广场、圩场和乡村,开展义务文化服务活动,群众称之为“文化义工”。
溆浦县县委宣传部察觉到,散落在民间的“文化义工”是新时期繁荣基层文化、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载体。于是从2006年开始,决定将“文化义工”引导到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上来,作为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来抓。为让零散的“文化义工”走到一起,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因地制宜组建志愿者组织体系。县文联负责成立县文化志愿者总队,在县城分别由文联下设的文化艺术协会负责成立协会分队,在乡镇则选择具有一定辐射范围的文化站负责成立乡镇分队,实行统一分级管理。同时,县文联主动邀请业余剧团参与,借助已有资源开展文化服务。广大文艺群团组织和爱好者纷纷响应并主动加入,县老年大学有艺术团、诗词班、管乐队等26支业余团队近800人,受到邀请后当即表示愿意发挥余热,成为文化志愿者队伍中的主要力量。
为让文化志愿者有干劲和自豪感,县委宣传部、县文联还为每个志愿者建立了个人档案,并颁发“文化志愿者证”,让他们有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既便于宣传文化部门统一协调管理,又便于志愿者开展文化服务。同时,规定志愿者一年内参加活动达不到两次的,取消其文化志愿者身份,让每位志愿者有责任感。同时还制定《溆浦县文化志愿者活动章程》,明确文化志愿者活动性质、活动范围、入会退会程序、志愿者权利和义务等,并出台《志愿者行为规范》,要求志愿者不仅做文化使者,更要做文明使者,提高活动的组织化程度,也促使文化志愿者活动由自发、分散、随意的状态向有组织、规范化、经常化方向转变。
目前,溆浦县比较固定的文化志愿者已由2006年的7支分队3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4支分队2600多人,成为推进县域文化建设的新生力量。今年来,由该县文化志愿者总队承办的“乡村流动大舞台”深入农村巡回演出达80多场次,深受群众欢迎。各乡镇文化志愿者也广泛参与组织当地政府举办的“创业者之歌”、“油洋放歌”、“书画一条街”、“群艺风采大展示”等文化活动。
[编辑:老王]
来源:红网
作者:汤红辉
编辑:网站值班
本文为溆浦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xpnews.net/content/2008/11/13/41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