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承
相约三湘四水,共赴福地怀化。
9月16日至18日,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怀化举行。 这场以“美美与共 合作发展 打造湖南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擦亮了“福地怀化,懂你如家”的城市名片,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在怀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榆树湾文旅商综合体(杨智伟 摄)
文旅融合,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旅游,不仅是看风景,更是品文化、结同心。
借力第五届湖南旅发大会的东风,怀化深耕文化浸润工程,深度整合文旅资源,创新构建文旅新格局,为市民和游客铺展了一幅“文化+旅游+民族融合”的生动画卷,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平台。
9月12日,“京昆古驿道·智驾雪峰山”自驾游活动启动。在沅陵县博物馆前广场,一声鸣笛声划破长空,来自重庆、广西、江苏、湖南、湖北等地的自驾车队整装待发,踏上历经千年的京昆古驿道。
“京昆古驿道 智驾雪峰山”百城万车自驾游活动发车现场(李青青 摄)
如今,在京昆古驿道上自驾,游客或可穿越龙兴讲寺、船溪驿站等8大文化地标和唐代遗迹、非遗科技、隆平足迹等多重文旅IP,探访“可触摸的历史”;或可重走“红色之路”“民俗之路”,沉浸式体验抗战文化、侗寨风情及古村夜游等网红场景,促进深度互嵌交融。
东盟集·东南亚风情园里,花车巡游、泰拳表演、啤酒音乐节等特色节目在夜色中轮番上演,浓郁的民族风情,让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一睹为快。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原生态田野生活戏剧《拥你入怀》在怀化大剧院首演成功。侗族少年怀生与瑶族少女阿禾的爱情故事,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主旋律,令观众、粉丝“叫好”又“叫座”。
以水为脉、以光为媒、以文塑魂。《福地长歌》是全国首部福文化主题大型沉浸式游船演艺节目,通过船载多媒体科技与两岸大型实景光影演艺,将“福地怀化”的千年故事一一讲述,引人入胜、好评如潮。如今,㵲水廊道宛如一条熠熠生辉的丝带,成为怀化流淌千年的文化新地标和互动体验的“重要窗口”,有效推动各族群众深化共同体认知、厚植共同体意识。
《福地长歌》夜游舞水(图源:新华社)
五溪非遗园位于怀化市鹤城区,于2025年5月正式开园。园区包含非遗广场、数字体验空间和研学工坊三大板块,运用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42个沉浸式非遗体验项目。
怀化以五溪非遗园为抓手,推出非遗主题研学项目、开发深度互动项目,构筑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吸引更多人了解、学习非遗,以非遗传承利用促进各民族历史价值认同。
以山水为幕,以乡音为谱。9 月 17日晚上,作为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乐动五溪·歌行千年”村歌联唱在鹤鸣洲拉开帷幕,唱出了各族群众对新时代的礼赞,展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美好画卷。
“乐动五溪·歌行千年”村歌联唱(田敏 摄)
9月20日晚7点30分,怀化体育中心迎来了“芙蓉花开·福地怀化”演唱会。这场盛会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邀请多位知名艺人参加,以“懂你如家”的周到服务和文旅体验,实现全方位“引流”,实现承办地与广大歌迷“双向奔赴”,让各族游客深切感受到“福地怀化 懂你如家”的温暖。
丰富业态,提升服务品质
多年来,怀化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多彩耀眼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商道文化、和平文化等文化形态。
怀化以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大力发展“文旅+演艺”“文旅+美食”“文旅+体育”等新业态,让各民族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到了中华文化认同的情感纽带,在美美与共中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覆盖沅水全流域200公里,涉及安江、洪江、芷江、榆树湾四大核心,带动5个县市区、6400平方公里协同发展……怀化以沅水为脉,“三江一湾”串珠成链,共同构建起全市大旅游发展格局,成为推动怀化文旅发展的增长极。
破旧的湘维旧厂房蜕变为天问岛,废弃的玻璃厂“重生”为榆树湾文旅商综合体……在此次省旅发大会上,怀化主城区“一轴四点”文旅新地标惊艳亮相。它以㵲水廊道为生态文化轴,串联天问岛、榆树湾文旅商综合体、东盟集、荆坪古村四大项目,形成“一轴四点”文旅新格局。
天问岛(杨智伟 摄)
走进怀化市榆树湾街区,随处可见侗、苗、瑶、土家等民族元素。街区占地168亩,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集民族文化展示、餐饮美食、文创零售、沉浸式场景演艺于一体,全面呈现怀化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鲜活的市井烟火。“我们不是在新建一个商业体,而是在重构这座城市的精神家园。”项目负责人介绍,每一处飞檐、每一扇雕花窗,都融入了侗族鼓楼、苗族吊脚楼的营造技艺。
在怀化,“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得以具象化。怀化市共有187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四。借助省旅发大会的契机,一批古村古迹正在焕发新生。
作为此次旅游发展大会的重点观摩点,中方县荆坪古村重点布局了国乐文化体验馆、驿道文化体验馆、荆坪村迹等文化业态,通过数字科技手段生动重现古代宫廷音乐、京昆古驿道等历史情境,打造“声起荆坪·潘士权故事演绎”“五感之境冥想空间”等沉浸式体验场景,全面展现“国乐文化”与“驿道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文化互鉴与交融。
荆坪古村三叠月塘(中方摄影家协会供图)
在会同县高椅古村,傩戏艺人戴着色彩斑斓的木雕面具,随着鼓点节奏跳跃舞动,面具上夸张的五官在阳光下更显神秘。傩戏表演在满足各族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不断增强群众对民族文化认同感。
通道芋头古侗寨,“拦门酒”“长桌宴”“打油茶”花样重重。一份份“侗味”菜单已备好,欢迎宾客来侗乡侗寨感受舌尖上的美食魅力,沉浸式体验一场民族文化的盛宴。
9月12日,怀化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成为怀化文旅增添新地标。该馆面积约1.4万平方米,馆藏文物1.6万余件(套),推出了“怀化历史文化陈列展”“五溪木雕文化展”“怀化人文数字展”“怀化火车文化主题展”等专题展览。通过实物展陈、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多元现代化手段,全方位呈现怀化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厚重的历史文脉、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等。
市博物馆开馆,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观。(潘雨 摄)
9月12日,作为怀化—邵阳跨区域文旅协同发展的新引擎——雪峰山高铁索道正式亮相。雪峰山高铁索道全长约7600米,从沪昆高铁溆浦南站出发,直达山背梯田与虎形山大花瑶景区,创下“全球最长高山索道”和“中国最长索道”双纪录,成为连接民族地区的“金色纽带”和促进民族团结的“连心路”。
篮球为媒,文旅为翼。8月20日至27日晚,怀化市辰溪县孝坪镇爱国村,大地流彩·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南部赛区精彩上演,为第五届湖南旅发大会提前奉上一场篮球盛宴。 除了精彩的篮球比赛,赛事期间精心安排了看影展、赶大集、品美食购特产、赏非遗、集文创等特色活动。
怀化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将“体育+”作为文旅融合的新业态,一批“村”字号、“楼”字号赛事的火爆出圈,掀起了“跟着赛事去旅行”的热潮。在丰富多彩的文体赛事中,各族群众与游客以赛会友、以旅促融,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与中华文化认同。
办会惠民,点亮美好生活
“办会”不是为了短期的热闹,而是为了长远地“惠民”。
在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筹备过程中,怀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衡量成效的根本标准,奏响了“办会惠民、办会兴业、办会兴城”的三重奏,打造各民族共居共融、共建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间。
城北街道老城开“新花”(补秀梅 摄)
从城市道路提质改造到背街小巷焕然一新,从生态公园提档升级到公共设施优化布局,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同步推进:
全力推进3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56个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改造完成,累计受益住户8495户、约3万人。
8条主次干道同步升级,梨园路拆除存在40余年的铁路涵洞,迎丰公园与植物博物园之间架起景观天桥,城区路网不断优化,出行更加便捷畅通。
体育公园和体育中心提质改造,全新的怀化市图书馆、博物馆投入运营,让群众生活更加丰富。
5个口袋公园、10余个小微绿地,5个景观小品……方寸之地的改造,让26.7万平方米的土地被盘活、被绿化。
8月28日上午,怀化城区㵲水河畔的天问岛求索广场旌旗飘扬,融合民族神韵与现代匠心的仙人风雨桥正式落成。仙人风雨桥全长102米、宽25米,是连接天问岛、怀化大剧院及榆树湾文旅商综合体等旅发大会重点项目的关键纽带,承载着民族文化展演、非遗活态体验等功能,是展示怀化多民族文化的“活舞台”。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秋分的五溪大地恰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关于“文旅交融 美美与共”的故事正在持续上演。
下一步,怀化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继续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民族团结”新路子,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来源:怀化新闻网
编辑:左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