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办会惠民 • 微观察④ | 荒地变身东南亚网红街区!68岁老支书感叹:“做梦都不敢想!”

来源:怀化新闻网 编辑:左欢 2025-09-15 15:40:22

图片

东盟集。潘雨 摄

9月13日上午,东盟集街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你看这满街的东南亚风情小楼和这来来往往的游客,谁能想到这儿以前是荒山荒地?”68岁的梁亨友,这位鹤城区河西街道李公湾村的老村支书,站在街头不禁感慨:“真是做梦都不敢想!”

图片

未建设前的东盟集和天问岛

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梁亨友亲历了这片土地从冷清村落跃升为网红景区的巨变。1996年至2000年担任村支书期间,他记忆中的这里还只是菜地与油茶林交错之地。“曾经这里交通不方便,村民出入靠渡船,挑菜赶集都得起早摸黑。”

转机的种子,最早播撒在怀化国际陆港的发展浪潮中。陆港大桥通车,箱包产业园、物流园区拔地而起,区域发展初现脉络。

图片

东盟集与陆港大桥

“陆港大桥建成前,这边路面窄也经常破损,路灯没有几盏,基础设施不完善。”梁亨友坦言:“陆港大桥建成了后,虽然发展了建房了,但也很冷清,少有人来。”

真正的蜕变,源自市委、市政府擘画的东盟集项目。随着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筹备号角吹响,这片土地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陆港大桥华灯璀璨,道路拓宽平整,绿化与路灯点缀其间,环境卫生大幅提升。“老百姓的好日子,是真真切切地来了。”梁亨友的语气里满是欣慰。

尚未正式办会,东盟集已先声夺人。花车巡游、泰拳表演、地道美食……三步一景、五步一店,“网红打卡”属性明显,浓郁东南亚风情每天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游玩。

河柳咖啡馆工作人员告诉沅水君,试营业期间日均营业额超3000元,经营至凌晨仍人流不绝。

“现在东盟集人气旺得很!晚上到处是人,周边夜市、店铺都火了,经济真的带动起来了!”梁亨友兴奋地说。

图片

热闹的夜市

据河西街道办事处主任谢鹏介绍,曾经,东盟集片区既不是去中方、芷江的必经之处,路也没有修通,是河西街道的“死角”,“不知道能干什么”;如今,沿河风光带衔接东盟集,整片区域焕发全新生命力,“整个河西,都活了。”

据了解,随着东盟集、五溪非遗园等文旅项目走红,河西街道辖区内景区热度持续攀升,日均游客量较此前增长3倍以上。

图片

东盟集。潘雨 摄

“办会兴城”不仅点燃了文旅热度,更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民生实惠:

夜宵经营规范起来。曾经零散占道的夜宵摊,如今被河西街道与经开区相关部门规范安置在沿河风光带与南北广场指定区域,夜间消费活力有序释放。

“菜篮子”搬进夜市。河西街道设置了便民服务点,让农家蔬菜“跳”进市民菜篮,摊主李阿姨笑言:“每月能多赚几百元”。

生活环境大大改善。曾经一度停工的安置小区陆续完工,70%住户正在进行装修,交通、环境、休闲设施全面提升。

就近就业利民生。值得一提的是,东盟集、箱包产业园、怀化西编组站等直接带动河西街道就业近300人。

村民资产价值实现跃升。“村民以前租房出去得挂好久,租金也上不去。现在东盟集一建,来这的人多了,房子根本不愁租,租金还涨了不少。”梁亨友说。

图片

便民服务点

这一系列变化,不仅是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更是“办会惠民”理念的生动诠释。它深刻表明,以会兴城并非追求一时热闹,而是要借助重大会展、节庆或文化项目的拉动效应,系统重塑区域功能、激活产业潜能、改善人居环境,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于民。

怀化通过东盟集、天问岛、榆树湾等项目,将“流量”转变为“留量”,既提升了城市文旅品牌,也为百姓创造了就业机会、增收渠道和生活便利,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此外,怀化在推动项目建设的同时,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如划定规范经营区域、组织治安志愿服务等,使热度可持续、惠民能长久。这种以民生为导向、以文旅为媒介、以治理为保障的发展模式,既助力景区热度攀升,又助推转民生改善。

图片

东盟集与陆港大桥灯火璀璨。潘雨 杨志东 摄

暮色渐沉,㵲水河清风拂面,陆港大桥流光溢彩,“福地怀化,懂你如家”的字样温暖浮现。东盟集里笑语盈盈,人们漫步河岸、畅享夜色——这不止是一场盛会的筹备,更是一座城的焕新与一群人的幸福。

梁亨友常常与家人来此散步,他说:“现在多好!住在这儿,越来越幸福。”而这,正是“办会兴城、办会兴业、办会惠民”最动听的回响。

来源:怀化新闻网

编辑:左欢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