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变,城亦在变
——怀化以路为笔绘新景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鸿鹏
盛夏的傍晚,怀化城区车流如织。家住城东的市民张明驾车驶上刚刚贯通的刘塘路新段,原本需要绕行的路程,如今一路顺畅直达。“路通了,心也不堵了。”他摇下车窗,晚风带着沥青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缕清风,正吹拂在怀化城区道路建设的攻坚战场上。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落实省委“办会兴城、立标打样”要求,怀化市将打通城市“肠梗阻”、提升路网通达性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全力推进。一条条梗阻之路,正在变成民心通途。
图:8月1日,位于怀化主城区东部的五溪大道维修改造工程经过50天的紧张施工而竣工通车。改建完成后的五溪大道将进一步优化城东交通状况和人居环境,提升五溪广场、九丰农博园等文旅项目的运营条件。(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摄)
破梗阻:百米天桥连心坎
迎丰公园与怀化植物博物园,直线不过百米,却被焦柳铁路无情切割。市民往返两园,一度不得不绕行2.5公里,更有冒险翻越铁路护栏者,险象环生。这道横亘在城市肌理与市民心间的屏障,刺痛着城市管理者的神经。
“消除安全隐患,连通美好生活,刻不容缓。”市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道跨越铁路的钢箱梁天桥应运而生——桥宽5米,长54.6米,桥下确保8米铁路通行净高,两侧更预留无障碍电梯空间。这座被寄予厚望的“连心桥”,预计9月中旬即可飞架铁路之上,将绕行变为坦途。其意义远超交通本身,更是缝合城市空间、提升安全与宜居品质的关键落子。
类似“硬骨头”不止一处。迎丰西路(太平桥至湖天大桥段)的施工,被卡在市住建局在华盛堂前实施的顶管工程上。“地下管线如同城市血管,改造需精细‘手术’。”现场协调人员表示,他们正密切配合,只待顶管完工窗口期,便全力冲刺,确保后续12天内完成道路施工。
图:7月27日,改造完成后的迎丰西路步步高至太平桥段畅安舒美,与城市建筑群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吴立波摄)
织路网:金线串珠活商圈
摊开城区地图,断裂的路网正被重新编织。人民西路施工现场,压路机正在夯实最后一段路基。365米道路如同金线,即将串联起人民南路与鹤州路商圈。
梨园路工地上,土石方运输车排成长龙。“93%土方外运完成,现在和32%的雨水管道抢时间。”市城发集团项目负责人张入山介绍,项目目前已完成土石方外运约94000方,完成 95%;雨水管道完成285米,完成43%;污水管道完成171米,完成25.5%。这条旅发大会重点配套道路建成后,怀化市人民路小学、怀化市五中的孩子们上学将少绕2个红灯。
辰州路与富强路交叉口,人行道透水砖已铺装90%。施工人员蹲在地上校准缝隙:“这两条路是西北片区的‘十字骨架’。”项目负责人袁文轩表示,六车道主干道与四车道次干道在此交汇,将构筑起仙人桥商务区开发项目的出行命脉。
图:7月27日下午5点16分,随着最后一道人行道标线的完成,历时25个工作日的环城南路中转库铁路桥改建工程主题部分完工。铁路涵洞的改建完成,成为怀化市主城区城市建设发展历程的一个精彩注脚。(吴立波 摄)
惠民生:通衢铺就发展路
暮色渐沉,卢林路上已是车来人往。市民王女士推着婴儿车,悠闲地走在崭新的人行道上。“现在路平灯亮,饭后散步安心多了。”平整的路面在路灯下泛着柔光,道路畅通带来的变化,正悄然融入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
汗水浇筑,成效初显。来自城管部门的最新进展令人振奋:刘塘路(顺天南路至怀化大道)、正清路(怀化大道至312省道)、武陵路(铁路涵洞至云桥)、支九路(建丰路至府前路)、铁北路(迎丰西路至铁路桥段)、卢林路(迎丰东路至坨院铁路桥段)已完工通车;铁北路(迎丰西路至梅园新村段)确保8月10日前贯通;东盟大道正在加紧施工前期准备,计划8月14日进场施工,8月21日完工。
更大的攻坚图景在全市铺开。香洲南路-禾塘路、建丰支路、公园北路、坨院路、锦园路、桃古园路及连接线……一批次干道和关键连接线项目,均明确了年内或明年的通车节点。
数据印证着变化速度。主城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开工不足两月,已完成10.7公里的道路改造,占道路提质改造计划11.41公里的93.76%。一条条“梗阻路”变“民心路”、“绕行路”成“直达路”,正加速编织成更畅通、更便捷的怀化城区新路网,为迎接旅发大会、提升城市能级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手记:
当梨园路的沥青摊铺机轰鸣作响,当迎丰铁路上空的“连心桥”钢梁稳稳就位,怀化城区的脉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延伸、畅通。香洲南路-禾塘路、建丰支路等12条“断头路”“梗阻路”的疏通节点已排上日程,坨院路等关键路段向着既定通车目标奋力冲刺。
路在变,城亦在变。 从绕行2.5公里的焦灼,到一脚油门的畅快;从被铁路切割的无奈,到天桥飞架的便捷——丈量这座城市变化的,不仅是里程表上缩短的数字,更是市民舒展的眉头与心间不断攀升的获得感。当旅发大会的宾客踏上这崭新的道路,他们脚下的路,正是怀化城市变迁的见证。
来源:怀化新闻网
编辑: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