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怀化康养新范式①丨听侗歌在稻浪里发芽

来源:时刻 编辑:米娜 2025-07-12 11:33:37

编者按:盛夏的沅水畔,千年积淀的苗侗文化瑰丽多姿;苍翠欲滴的雪峰山云雾流淌,成为游客向往的避暑天堂;酸辣鲜爽的特色美食挑动味蕾;丰富道地的养生药膳,将健康智慧融入饮食……共同谱写出怀化献给世界的康养诗篇。

2025年9月,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将在这片福地启幕,即日起,红网怀化站推出系列报道“怀化康养新范式”,邀您在福地怀化,领略这份山水人文交融的康养魅力,开启一场养眼、养身、养心、养神的盛夏之旅。


微信图片_20250704084807_副本.jpg


云海下的洪江古商城。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峰 怀化报道

七月的怀化,山峦叠翠,溪水潺潺。

洪江市安江镇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广场上,火热的“村歌会”正在上演——农民歌手、返乡青年、车间歌者轮番上台,嘹亮的歌声与稻浪的起伏交织成夏日乐章。这正是“福地怀化·康养季”与“怀化有戏·村歌会”两大文旅品牌共同奏响的文化序曲。

从山水之间的自然疗愈,到红色热土的精神洗礼,再到非遗技艺的接续传承,怀化以文化为纽带,让康养不仅是身体的休憩,更是一场心灵的回归。


微信图片_20250704084744_副本.jpg


洪江古商城。

“旅游金三角” 青绿之间的文化康养

漫步在洪江古商城的青石板路上,穿梭于七冲八巷九条街,仿佛能看见曾经商帮往来、热闹非凡的景象。

这座被山水环绕的“中国第一古商城”,不仅见证了沅水河畔的商贾风云,更孕育出了“一个包袱一把伞、来到洪江当老板”的开拓创新精神,“吃亏是福”的人生智慧。


DSC04844.JPG


洪江古商城忠义镖局内,“押镖比武”正在上演。

如今,游客可以在镖局感受镖师们的豪迈与担当,在钱庄探寻古代金融体系的奥秘,在戏院欣赏精彩绝伦的地方戏曲表演,通过沉浸式体验感悟商道文化的精髓。正如湖南省作协副主席、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阎真所言:“这种文化体验既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心灵的洗涤。”

溯沅水而上,黔阳古城正以诗画般的意境演绎着五溪的文化魅力。这里是王昌龄写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地方。青石板巷弄间的汉服游巡、古风集市让千年文脉鲜活可触。围炉煮茶、写生雕刻等新式体验,更让都市人在这里寻得“慢生活”的真谛。


黔阳古城风光【原创:杨锡建--版权作品】 (3).jpg


黔阳古城景区芙蓉楼。杨锡建/摄

继续沿沅水探寻,安江的稻作文化同样令人向往。从高庙遗址的远古农耕印记,到杂交水稻的科技突破,这里见证着人类对粮食生产的不懈探索。“在这里不仅能了解‘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科技传奇,还能体验农耕智慧。”走进安江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一件件珍贵展品吸引着大家的目光,也深深打动了家长的心。一位家长赞叹,“安江研学活动,让‘汗滴禾下土’的劳动教育变得生动可感。”


241f95cad1c8a786ac343ebdb870fc3071cf50e9_副本.jpg


杂交水稻的发源地安江农校纪念园俯瞰图。

沅水奔流不息,在怀化“旅游金三角”的文旅版图中,研学正为文化康养注入新活力。安江的杂交水稻研学、黔阳古城的非遗手作体验、洪江古商城的商道文化课堂,构建起“游中学、学中养”深度康养模式。

怀化,这座坐落在雪峰山脉与沅水之滨的生态之城,正以其独特的山水禀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书写着独具特色的康养答卷。


210.png


安江农校纪念园试验田内,游客们弯腰插秧。

红韵养心 血脉里的精神传承

盛夏,通道侗族自治县的恭城书院内,一张朴素的会议桌和条凳静静陈列。220年的历史沉淀让这座湖南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最好的书院更显厚重。

1934年的12月12日,一场关乎中国革命未来的临时会议“通道会议”在这里举行。“通道会议后,红军逐渐转变了战略方针,也为后来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拉开了序幕。”通道转兵会议纪念馆馆长郑湘说:“所以有人说,通道通道,通道转兵之后,红军步入了一条通天的大道。”


微信图片_20250608213602.jpg


恭城书院。

如今,通道转兵纪念地已从单一旧址发展成集纪念广场、纪念馆、红色研学中心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恭城书院里陈列的一件件文物,如生锈的枪支、破旧的草鞋、泛黄的文件等,都无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今年康养季期间,全国百名文化记者采访调研团走进怀化通道,聆听了《辣椒的故事》《一担皮箩的故事》《军号》等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石家庄日报副刊部主任裴建素感慨道:“通道转兵的历史我此前了解甚少。今天参观后,我被深深触动,怀化竟拥有如此重要的红色资源,值得大力宣传。”


9fa0d2d1f9d44b07a83a02809fe1d176.jpg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

位于芷江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V”字胜利雕塑上方,红色金属锻造的“1945.8.21”时间标识永远定格了历史瞬间——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一行飞抵芷江,交出侵华日军兵力分布图,签署了投降备忘录。芷江,成为见证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重要历史地标。

从通道转兵的转折点到芷江受降的荣光时刻,怀化的红色记忆在青山绿水间闪耀着永恒光芒。这些珍贵的红色资源,正通过创新的表达方式薪火相传,成为康养旅游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滋养。


微信图片_20250704081751.jpg


傩戏“杠菩萨”。

古韵养神 指尖上的心灵沉淀

当盛夏的燥热侵袭都市,怀化的非遗技艺恰似一泓清泉,为浮躁的心灵带来丝丝凉意。

走进靖州岩脚侗寨,悠扬的侗族琵琶声在青山绿水间流转,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回响。风雨桥上,雕花蜜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正使用柳叶刀在柚子上灵活舞动,一个个精美的图案依次显现;不远处,苗家阿妹的巧手翻飞,织就出绚丽的苗族织锦。

“完全沉浸其中时,外界的喧嚣都消失了。”来自鹤城的培训老师张女士在体验完雕花蜜饯后感叹。这种需要全神贯注的手工艺,正成为都市人减压静心的新选择。


微信图片_20250704082921.jpg


雕花蜜饯。

在通道皇都侗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芦笙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喉路歌相映成趣。阿哥阿妹们身着秀美的侗家服饰,用悠扬的芦笙和动人的歌喉传递着侗家人的热情。而在高椅古村,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作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傩戏“杠菩萨”更显神秘魅力。戴着粗犷面具的演员们,在锣鼓声中演绎《驱瘟除疫》等古老剧目,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

怀化创新打造的“村歌会”让非遗走上了舞台。在靖州田铺心村的擂台上,祁剧经典《穆柯寨》再现传统戏曲韵味,琵琶合奏《声声慢》传递古典雅致,苗族舞蹈《阿西里西》跳出民族风情。这场覆盖13个县市区的文化盛宴,吸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理发师、外卖员、返乡创业者等各行各业的参与者。


295.png


7月4日至5日,“怀化有戏·村歌会”洪江市赛区在安江镇稻源广场精彩开唱。

“让我们一起跟着村歌去旅行,去探寻那些藏在山水之间、岁月深处的美好故事。”通道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杨斌在村歌会现场期许,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乡村文化的种子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如今,怀化正通过文旅融合,让这些珍贵的文化基因转化为独特的康养体验——在雕刻时感受专注的力量,在聆听侗歌时体会心灵的宁静,在观赏傩戏时感悟传统的魅力。山水养身,红韵养心,古韵养神。这种以文化滋养心灵的方式,正是怀化康养最动人的魅力。


来源:时刻

编辑:米娜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