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王芬颖 林良媛)都说公务员这个职业是个“金饭碗”、“香饽饽”:工作稳定,待遇不差,还受人尊重,每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想要端上这个碗。可是偏偏有人就愿意放弃手中的金饭碗,去追寻自己的创业梦想。这个人就是溆浦县第七届政协常委、湖南东立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东。
张东,均坪人,1973年8月出生于一个干部家庭,1992年从部队退伍后被安排到县地质矿产管理局工作。在工作中,他勤奋好学,学习到了丰富的矿产专业知识,于1998年担任征收股股长,因工作业绩突出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然而,对于张东来说,办公室生活太过于平静,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心中一直有一股涌动的激情,想趁着年轻自己去闯一番事业。2001年,张东踏上了他的自主创业路。
初生牛犊不怕虎,亏损企业 “大逆转”
投身商界,张东第一件事就是筹划盘活洑水湾乡腊板溪煤矿厂。当时的腊板溪煤矿资源枯竭,对外负债50多万元,拖欠民工工资10多万元,整个厂子濒临破产,是无人敢接的烂摊子。
张东顶住压力,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白天黑夜都守在矿井作业,终于在5个月后的一天,发掘了第一块资源。为更好地开发资源,他重金聘请专家重新设计巷道,筹措40多万元资金改造排水设施,对井下作业面和安全通风系统进行升级,煤矿生产迅速步入正轨。2004年,煤矿扭亏为盈,2006年还清了所有债务,盈利300余万元。
初获成功,张东没有沾沾自喜,而是谋划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2007年,张东在两丫坪组建了泰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接手之初,该矿与周边村民矛盾重重,矛盾焦点主要集中在矿厂与周边村民土地补偿、原有600多名职工如何安置两个问题上。面对困难,张东再次迎难而上,他主动与县领导沟通,并立下“三年内扭亏为盈”的军令状。为了兑现承诺,张东挨家挨户的到矿区周边村民家中走访座谈,在短短的37天内解决矛盾160多起,签订各种协议200余份,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支持与理解,矿山迅速恢复了正常生产。
2007年,张东开始转战房地产行业,他承建了溆浦世纪贸易城1号高楼项目,将他的矿产业和房地产业进行整合,成立了湖南东立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自己的产业。5年来,他的企业每年安置就业人员450余人,累计上缴各种税款1800余万元。
雪中送炭为员工,赢得风帆海平阔
商海打拼十余年,有拼搏,有汗水,有凯歌也有“跟头”,张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财富,在他看来,讲究信义才是立业之本。
在泰丰矿业江溪垅锑矿里,流传着这样一段为人称赞的故事。2008年,百年不遇的冰灾阻断了南方的交通和电力,员工们的工资无法通过银行发放。眼看着年关将至,矿上600多名工人等着领这一年的薪水好回家过个丰实年。
眼瞅着银行取不了钱也转发不了工资,张东心急如焚,想到员工期盼的心情,他一刻也等不下去,立即找朋友、托亲戚东拼西凑借到了170万元现金,装了两蛇皮袋子,送到员工手上。由于冰灾,车到水东就被交警拦了下来,他只好下车,在当地租了台车继续驶向江垅溪。车行至山脚下,路上冰雪打滑,小车根本上不了山,无奈之下,张东又租了辆摩托车继续前行。到了摩托车也行驶不了的路段,他干脆和司机扛着蛇皮袋前行,走了十多里山路,终于在傍晚时把钱发到员工手中。
“当时600多号员工看到我们扛着钱袋子来了,他们全体欢呼、沸腾了,特别开心。看到钱到了他们的手上,我的心也放下来了。”张东说,他的这份情意感动了所有的员工,更加凝聚了人心。
“张东是一个有人情味的老板。”这是员工们对张东的评价。洑水湾乡有一个叫万老六的矿工,过年时没有钱办年货,向张东预支工资。张东二话没说,掏出身上仅有的760元钱,给了他700元,自己只留60元。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张东用他的“信义”赢得了员工们的一致爱戴,多次被评为优秀民营企业家。
饮水思源回馈社会,13次获嘉奖
十余载的艰苦创业,张东的付出赢得了员工尊敬,也得到了组织对他的肯定。他先后13次被市县两级授予优秀政协委员、创业之星、政协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面对荣誉接踵而来,张东深感责任也越来越重。自己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和社会的关心,他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职责,感恩和回馈社会。
2005年初,他发现煤矿周围的洑水湾乡新田岭、青江屯、金家湾三村1000余名村民饮水困难后,捐资1.5万改造当地的饮水工程。同年5月,新田岭村水渠因洪灾被毁,他又主动捐助7万元进行修复。
2007年10月,泰丰矿业公司还刚刚起步,生产资金十分困难。当时,矿业周边正在实施村级公路硬化工程,为支持当地建设,张东在董事会上主动提出,为正在实施硬化的6.5公里村级公路捐资50万元,得到全体股东的赞成。2011年,均坪镇先锋村总投资80万元用于公里硬化,因资金短缺,迟迟不能完工,得知工程还差将近20万元时,张东主动捐资16万元,使该村道得以顺利完工。据了解,自公司生产以来,张东先后为当地村镇公益事业建设捐款累计达300多万元。
2012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城郊的元末历史文物护邑塔进行修复,在修复资金存在缺口的情况下,修复领导小组向社会各界发出捐资倡议。得知这一消息后,张东筹资15万元捐给护邑塔修复工作筹资委员会,有效带动了社会各界积极踊跃捐资。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就要为一方事业发展多做贡献。”即将进入不惑之年的张东,希望继续发展好自己的事业,同时,也要发挥自己政协委员的作用,积极为溆浦发展建言献策,为父老乡亲作出自己的奉献。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王芬颖 林良媛]
[编辑:舒赛]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王芬颖 林良媛
编辑:网站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