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行走新溆浦】山乡村小换新颜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王芬颖 郑娜薇 编辑:网站值班 2012-11-12 15:34:00

 

 升旗(周晓勇 摄)

学生在村小阅览室翻阅图书

本网讯(记者 王芬颖 郑娜薇)10月31日清早,“喜迎十八大,行走新溆浦”采访团前往两江乡朱溪村小学采访,看看这所曾经被2010年“5·13”特大洪灾侵袭的小学校的灾后重建情况。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听说记者想去朱溪村小学采访,两江乡党委书记向艳平放下手中的工作,执意要陪同前往。在前往朱溪村小的路上,向书记向我们介绍,新建的朱溪村小虽然规模不大,但是篮球场、乒乓球室、阅览室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的就学条件比之前好多了。

绕过重山,沿着溪流,采访车颠簸前行。半个小时左右,我们抵达了朱溪村,过桥爬坡,在山头平整处,一座宽敞整洁的新朱溪小学出现在记者面前。高高的围墙,颇有气势的大门,几面彩旗迎风飘扬,“朱溪小学”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正赶上了小学的升旗仪式,学校的21个孩子在两名老师的带领下,在国旗台前整齐列队,高举右手,两名小国旗手一人手捧国旗,一人拉着旗杆,把国旗冉冉升起,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映红了周边苍翠的群山。

升旗仪式一结束,几个小女孩迅速向记者的镜头聚拢,在镜头前牵手嬉闹,而男孩们则在校长伍先长的带领下,在篮球架下追逐投篮,看着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我们以为来到了“游乐园”。应记者的邀请,一个叫陆蔓菲的小女生带我们参观了学校的乒乓球室、阅览室、食堂、教室,看着孩子们做着各自喜欢的事情,我们感受到了一所山乡小学的新气象。

当当当…一阵清脆的撞击声传来,循声望去,一位老师拿着榔头在一面生锈了的铁板上敲撞着,发出最原始的上课铃声。孩子们听到了信号,迅速跑向教室。21个学生分坐在两个教室里,在老师带领下朗读着课文。白墙青瓦下,阳光洒进教室,通过白瓷砖的映射,将校舍照得透亮,孩子们手捧着书大声朗读,表情专注,声音洪亮。

    课后,我们与校长聊了学校的“前世今生”。据伍先长介绍,老学校在对面那座山的山脚下,仅有一所破旧的老木房,操场都没有,孩子们也没有活动场所。2010年5月13日,一场洪灾侵袭,学校校舍被冲垮,教学设备、课本等都被洪水冲走,孩子们痛失学习乐园。好在当时党委政府迅速救援,孩子们都被及时转移到安全地点,洪灾发生后的第四天,小学得以复课。为尽快恢复小学正常教学工作,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和受教育的权利,当年7月,在当地党委政府、县教育部门的积极争取和新溆高速公路建设第十标段指挥部中建五局的鼎力支持之下,新朱溪小学建设项目筹集资金55万元,重新选址进行修建,仅两个月时间,新学校得以落成,在新学期伊始之际接收了首批学生。

“我们学校的条件在村小里边应该算是不错的了。”校长伍先长非常满意地告诉记者。为改善小学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水平,让山乡小学教育水平与城区接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湖南省青年联合会、县团委先后到该校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学校捐赠了840册图书,1台电脑,中建五局还为该校捐赠了乒乓球桌、篮球架及各类文具用品,如今,孩子们看书的看书,打球的打球,课余生活也丰富多了。

 

记者感言:从河岸山脚到山坡巅顶,由破旧木房到现代化的砖瓦新房,一座小学的变迁,一段历史的改写。教育“优先”的理念,在受灾后的朱溪小学得到了极好体现。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教育支持力度,着力改善城乡学校教学条件,让孩子们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教育强,则国家强。伴随着朗朗读书声,我们似乎看到了孩子们明媚的未来。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王芬颖 郑娜薇]

[编辑:周晓鹏]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王芬颖 郑娜薇

编辑:网站值班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