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人学一技】李光荣:高寒山区的“农事通”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舒育群 编辑:网站值班 2012-02-14 09:50:00

 

在全市开展的“一人学一技”活动中,有一位年逾五旬的乡镇党员干部,立足本地经济发展和群众需要,苦练农村实用技术,积极带领农民发展致富,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信任和拥戴,当地群众亲切地叫他“农事通”。他就是现年51岁的龙庄湾乡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光荣。

虚心苦学练硬功

龙庄湾乡辖9个村,8636人,有山地面积3.23万亩,平均海拔1200多米。乡政府在试点的基础上规划发展金银花、猕猴桃等高山种植业。为了真正能给老百姓帮上忙,他拼命求学。为方便及时地学习交流金银花栽培技术,年近五十的他主动学起了电脑。从最简单的打字到后来的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网上咨询专家等,他买键盘模型练打字,请邻里大学生传技,到网吧参加过“培训”,有人不理解:再混几年就退了,有必要嘛!他还被不少人取笑过,但他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学习了熟练地操作电脑,还考取了农村电算会计资格证书。诚心拜师学农技。拜书本为师。他他仔细钻研《县乡公务员农村实用技术读本》,结合自身经历写了几万字的学习笔记;每次去龙潭镇或进县城他最先做的事就是逛书店买农技资料;他自费订六、七种农村实用技术报刊杂志。拜群众为师。先后10余次到隆回县小沙江金银花基地等实地学习,每年走访座谈种植户不下百户,还与20多位种养能手一直保持着热线电话联系。拜专家为师。曾向全国劳模章诗成学习过翠玉猕猴桃、湘蕾金银花栽培技术,向金银花育苗大户刘上寿学习过苗木嫁接技术,向农业技术专家李楚甲请教过水稻种植真经。专心致志搞钻研。碰到问题,他有一股钻劲。为了搞清困扰花农的金银花大龄树死问题,他走访调查了5个村60多位种植户,并在亲属家的基地里蹲了1个多月点,记满了8本农情日记,他还认真上网查阅资料,多次电话咨询农业专家。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终于弄清是因高温、高湿环境下金银花根部熟病毒感染引发根腐病所致。在此基础上,他通过进一步研究,总结出了“土壤消毒、“小垄深沟”栽培、开沟排水、根部消毒等防治技术,在全乡推广。

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他学会了多种实用技术,成为农民朋友认可的农事“专家”。 2010年10月他受县农民素质教育办的邀请,到溆浦县沿溪乡为当地老百姓种植金银花进行技术传授,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现场技能操作指导,赢得了参训人员的一致好评。

潜心致志抓推广

龙庄湾乡地处高寒山区,水稻生产十年九歉。2009年,他到同样处于高寒山区的隆回县麻塘山乡等地实地调查,发现这些乡镇引进云南省农科院研制的耐寒“滇杂35”粳稻杂交品种,增产效果明显。为了提高水稻产量,他开始尝试在本乡推广。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乡盲目推广籼型杂交稻和建设各种名目基地失败留下的阴影,老百姓对推广粳稻杂交种植心怀疑虑。为此,他一方面组织农户代表到邻县现场见证,还结合本乡实际组织编写了《粳稻杂交种植技术汇编》印发给群众,并带头下到田间地头,向群众现场讲解种植粳稻杂交种植的好处,不断增强群众种植粳稻杂交稻的信心。另一方面他拿出毕生积蓄,垫付5万多元率先从云南禾朴种业有限公司引进“滇杂35”粳稻杂交品种3000斤,采用“风险共担、技术共享”的方式,在进马江等村建立3个“滇杂35”粳稻杂交种植示范片,推广种植1000亩。实验证明平均亩产达到1200多斤,新品种适本乡种植,产量高于本地常规品种三成以上。2010年起,“滇杂35”粳稻杂交品种开始在全乡范围内大面积推广,每年为全乡增产粮食120吨以上。去年收割时节,该乡白银塘村老农邹佰存兴奋地告诉他:“这次选对了,我的田去年打10石,今年打了13石,明年我还会种!”。

近三年,李光荣带领他团队创建试点基地10余处,推广实用技术6项,为当地群众增收200余万元以上。

因势利导助发展

为了延伸金银花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他积极走村入户宣传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动员农友抓住国家扶持政策机遇,购置金银花加工机械设备,兴办金银花烘干机械加工作坊。他先后陪同怀化市四宝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溆浦万水科技有限公司等到浙江采购金银花加工机械。在他的积极动员下,该乡仅2011年就新增金银花加工机械30多台,全乡加工机械总量达到160多套,基本满足金银花干制品加工需求,并且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外,他还主动为引进加工机械建立档案,跟踪它们使用状况,先后针对加工 “堵花”等问题向生产厂家提出合理改进意见10余条,均得到厂家采纳,确保机械正常使用。为了推进该乡金银花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他组织经济发展中心干部积极宣传,先后引导组建了龙庄乡“和平”等8个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会员达到1300多户,覆盖种植面积1.2万亩。合作社通过“信息互通、技术共享、生产互助”,增强了花农抗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全乡金银花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全乡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产量突破2000吨,实现产值4000万元以上,成为龙庄湾乡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

李光荣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乡镇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对学习的深深渴望和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他不仅是高山 “农事通”,而且他的心无时无刻不与百姓相通。他用汗水和真诚赢得了村民的赞誉和信任,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2009、2010年他连续两年年终考核评优, 2011年7月被评为溆浦县“优秀共产党员”。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舒育群]

[编辑:周晓鹏]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舒育群

编辑:网站值班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