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李自成,县委副书记、县长候选人陆志前在北斗溪调研长昆客运专线溆浦段建设
构建大交通 沪昆高铁溆浦段紧张施工
细数溆浦五年发展成就,交通无疑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首条高速公路连接线开工到首条高等级公路的竣工,从首条高速公路的开建到首条高速铁路的落户,90万溆浦人民深切感受到交通跨越发展的如潮激情。
围绕县委“一个目标、四个加快”工作思路,2006年以来,溆浦连续五年提出“交通建设年”的工作目标,在莽莽雪峰山区拉开了一场战天斗地、踏山平壑的交通大会战。五年来,全县累计实施通乡油路改造404.8公里,完成通畅工程1571公里、通达工程781.4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水泥路的历史性目标。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带来的时空变化,溆浦形成“点”、“轴”、“片”有机结合的大交通格局,90万溆浦群众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大路通到家 溆浦农民的新生活
今年4月,五粮液集团在溆浦县双井镇塘湾村投资建立200亩优质高粱基地,成为当地农民热议的话题。
距离县城25公里的塘湾村,以前只有一条3米宽的泥巴路供村民通行,村民形象的称“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大车进不来,小车运不了。”村里丰富的农产品无法输出,经济一直也很落后。2007年,该村被纳入通畅工程后,5米宽的水泥路通到了全村各组,前来考察、谈生意的外商也蜂拥而至,其中就有闻名遐迩的五粮液集团。
塘湾村的变化是溆浦农村交通改善的一个缩影,也是交通惠民最直接的体现。
溆浦素有“湘西乌克兰”的美誉,是全国生猪大县、粮食大县,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2006年前,县内农村交通面临着道路不畅,公路等级低、通行能力较差,农产品只能“养在深闺”,农民致富难。为了彻底摆脱这一现状,十届溆浦县委果断决策,把加快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摆在“四个加快”发展战略之首,予以重点推进。
作为典型的吃“财政饭”,仅靠财政来支撑溆浦农村道路建设只是杯水车薪。为此,溆浦致力于创新项目建设模式,广辟融资引资渠道,采用财政担保、财政贴息等方式争取银行贷款,加大与银企、银政的合作,同时政策激励等方式鼓励企业及社会融资修路,在财力拮据的前提下,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年时间,全县先后累计完成投资2.48亿元,完成通乡油路改造计划404.8公里;累计投资4亿余元,完成通畅工程项目506个1571公里,通达工程项目163个781.4公里,新建了思蒙大桥、罗丰桥、桥头水桥、光明大桥等7座渡改桥和一批通村公路桥梁,全面实现了“80%的村通水泥路、100%的村通公路”的历史性目标。
2010年以来,溆浦还大胆创新农村交通管理模式,先后完成农村客运站场建设11个、农村客运招呼站建设16个,在全省率先推出农村道路客运班线化,既实现了农村道路的有效利用,又保证了农民出行的方便与安全。到今年,全县开通农村客运班车841台,近50万群众享受到了“班车开进到了家门口”的新生活。
打通大动脉 邵怀连接线气势如虹
农村交通网络的完善,不仅方便了农村群众出行,更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无限活力。两江豆腐是溆浦的一个特色农产品,素有“宁遇拦路虎,也要吃到两江豆腐”的民间说法,但由于道路崎岖坎坷,豆腐没运到城里,就已颠簸成了“豆腐渣”,一直打不开市场。2008年,溆浦全面硬化了两善公路,两江豆腐也随着这条致富路走上城里人的餐桌。同样,洑水湾的脐橙、水田庄乡的黄壤西瓜、木溪的山竹笋……越来越多的农业品牌乘着交通的快车道,走出大山,为70万农民群众创造出新的幸福生活。
玉带绕城郭 城镇发展的新风景
家住城南的市民张建国原是江口镇的一位农民,前年他用打工攒下的钱买了辆小货车,在县城跑起了出租,由于客源较好,今年便买下了新房子。他信心满怀的说:“等县城内环线修通后,生意会更好,到时把全家接到县城,过城里人的生活。”
张建军的自信建立在溆浦县城镇道路不断完善的基础上。
溆浦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古城,她依托山间盆地而建成,山区地形制约城市道路的发展。在10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中,道路面积仅为10%左右,城市交通压力巨大,商贸难以繁荣。
基于这一现实考虑,从2006年开始,溆浦县确定在城郊建立一条内环线的“交通兴城”新战略。先后开展了溆浦二桥、溆浦三桥、城南过境路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今年5月,投资1.6亿长达7.8公里的城东绕城线路正式开工,将让城南、城东、城北连成一个面积超10平方公里城市圈。内环线的成型,如疏通了城市的毛细血管,大量南来北往的车辆不再往城中心挤,城市人流、物流也更加畅顺,同时内环线在设计过程中留有大量绿化带,竣工后也将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以路兴城激活微循环,正是溆浦以交通带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写实。以低庄、江口、桥江等五个中心集镇为重点,溆浦迅速拉开小城镇交通网络建设。2008年,溆浦县斥资近千万元,开展了低庄镇“一桥三路”建设,实现了溆浦北部与东部农村的直连,吸引了维康枣业、东盛矿业、宇胜板材等10余家规模企业入驻该镇,托起了一个集农产品深加工、建材矿冶为主的工业、商贸重镇。2009年,得知省道S308线将全面改造,溆浦县又通过积极向上反应,让S308线在改造中从江口集镇中心往外移,形成了一条新的沿河风光带,江口镇也将从昔日的交通重负中解脱出。
一条路可以兴起一座城, 2006年以来,溆浦先后投入数千万元,开展了两丫坪至沿溪、祖师殿至水田庄、低庄至大渭溪等10余条镇域公路建设,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实现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低庄、江口、龙潭等5个中心镇为节点的辐射式城镇发展格局。
浇筑发展快车道——新溆高速穿越溆浦山区
大路畅四海 山乡孕育的新希望
年初,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湖南大康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溆浦县签约,计划投资2亿元资金,上马“商贸冷链物流园区”和“猫公场生猪养殖畜牧小区”两个项目。
溆浦是全国的生猪养殖大县,迎接上亿的大项目确是首次,归根结底其首要功劳在于对外大交通格局的形成。
过去溆浦县没有一条高速过境,县域道路不能走集装箱,很多开发前景好的项目被搁浅,溆浦决策者清醒的认识到,没有大交通网络,溆浦要迎来大发展只能纸上谈兵。基于这种认识,十届县委吹响了交通突围、区位前移的发展号角。
2009年7月14日,新化至溆浦、溆浦至怀化高速公路开工。这条连接湘中和湘西的战略通道,圆了89万溆浦人的“高速梦”,它将带动溆浦成为湘西地区融入长株潭、对接粤港澳的“桥头堡”。同年9月,邵怀高速公路溆浦连接线全线竣工通车,打通了一条通往沿海发达地区的快速通道。
2010年年初,溆新公路竣工通车,成为连通湘中、湘西的新通道;5月,长昆客运专线溆浦段正式开建,建成后,溆浦只需20分钟到怀化,60分钟到长沙,到上海也仅需4个小时,将极大的拉近溆浦对外的空间,将全县纳入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年底,省道S308、S312线等骨干线路改造项目又相继开工,溆水两岸一派机声轰鸣、开山劈石的交通大建设场景。
溆浦大交通战略远不会止步。从国家、省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来开,益溆高速即将动工,溆洞高速进入前期可研,溆浦正在形成“两铁、三高、四省道”的交通格局,届时,溆浦也将从一个山区“名不见经传”的古城变成湘西地区交通枢纽,占据发展的天时地利。
瞅准了溆浦未来的交通优势,很多嗅觉灵敏投资商像大康牧业一样,纷纷前来抢占这一洼宝地。在今年3月的深圳溆浦老乡会上,全县便拿下了上10亿元的投资大单。2009年以来,先后就有江兴电石、鸿飞达养殖、奥晶数码等数10家规模企业落户溆浦,为山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大交通建设势如破竹,犹如大山的灵魂,托起了90万群众的希望。
五年的时间对历史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这五年却书写了溆浦交通建设的新辉煌,当田间山野的路像城市街道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当宽阔的道路如蛟龙飞跃在崇山峻岭,我们相信,田间劳作的图画里自此有了新的希望,工厂轰隆的鸣响有了新的内涵,那便是发展的底气和力量,是大山插上了腾飞的金翅膀。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李纯]
[编辑:蓄轩]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管理员
编辑:网站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