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铁路烈士”不再孤寂——网络志愿者祭扫湘黔烈士墓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周晓鹏 舒赛 编辑:网站值班 2011-04-03 14:20:00

 

溆浦网络志愿者祭扫湘黔烈士墓

“铁路烈士”不再孤寂 

 本网讯(记者 周晓鹏 舒赛)“湘黔烈士,明年春暖花开时,我们再来看您!”这是4月1日溆浦网络志愿者们在为湘黔铁路烈士魏体旺扫完墓后许下的承诺,这已是他们第二次来到这个山坡,缅怀祭奠曾经为建设湘黔铁路而牺牲的英灵。

“铁路烈士”牵动网络志愿者

相约为“铁路烈士”扫墓缘起去年的一次网络活动。

去年清明前夕,溆浦网络志愿者在QQ群聊及溆浦日益便捷的交通时,有人提到了因修建湘黔铁路而牺牲了不少英烈,于是他们便开始搜集史料,并相约去寻找“铁路烈士”,祭奠英灵。

“第一次寻找时,有点无厘头。”网友“赛”在一篇《寻找烈士墓》的日志中写道,修建湘黔铁路已是40多年前的事情,最开始搜集到的,也是一些零碎有信息。最后,他们打听到就在离县城不远的思蒙乡仁里冲村,曾有村民见过“铁路烈士”的墓地。

2010年3月27日,网络志愿者若风、涉江摄魂、老熊相约来到仁里冲村湘黔铁路沿线的乡间,边行边问,最后在当地一位雷姓村民的指引下,在湘黔铁路思蒙乡二号隧道的山坡上,找到了湘黔铁路烈士魏体旺的灵墓。

  那次活动中,志愿者们还找到了一名叫吴绍海同志的坟,还有一座用石头和水泥切的坟墓无名烈士墓,然而这些长眠于此的英烈,却很少有人记起。

“千里湘黔千里坟。是他们,40年前为了祖国的铁路建设,将自己年经的生命化为荒郊野岭的一座一座孤冢”,看到烈士们的墓上布藤条和荆棘,志愿者们感触很深,并约定明年再来。

曾经万人会战修建湘黔铁路

湘黔铁路横贯东西,是连接湖南和贵州的重要干线铁路。它蜿蜒于武陵山和苗岭的群峰深谷中,沿线地势险峻,地质复杂,建路工程艰巨。早在1936年国民政府就与德国签订修建湘黔铁路的借款协定,并进行初测,后因抗战爆发被迫中止。建国后,于1958 年至1960年曾两次复建又两度停工,1970年9月再次复工,1972年10月建成通车,前后历时37年。该路的建成,增加了西南地区通往东部沿海地区的通道,缩短了云、贵、川三省到中南、华南、华东地区部分省市的距离,对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溆浦县志》记载,1958年国务院批准修建计划后,溆浦县成立了铁路建设指挥部,组织万名民工,承担了湘黔铁路安化分水界至溆浦小江口92公里的路基修建任务。为了修建好这条铁路,中国人民解放军8502铁路支队和黔阳地共12个县组织劳力进行支援。到1970年10月初,会战在湘黔铁路溆浦段的民工就达3.2万人。1973年全线通车工程全部结束时,共用工860多万个。

“我还吃过那些铁路工人喂的白米饭呢。”出生在溆浦县思蒙乡的一出租车司机说,在他还只有两岁,平时家里吃的是都是些红薯、萝卜饭,见他太小,住在他家的铁路工人吃饭时总会喂他几口解馋。据他回忆,当年修铁路时都是人海战术,有很多都来自外地。“人还末进场,首先批运到的是棺材,不幸遇难的,就近葬在铁路沿线……”

英烈们墓碑上记载的,也正那是段辛酸的历史。魏体旺烈士,四川绵阳工星公社人,一九七一年七月思蒙二号洞因工殉职,铁工局二十处五营二十二连。离他不远的吴绍海,来自四川安岳县白水公社一大队,曾职交通部铁二局十二处二营,1971年10月18日长眠于此。

“铁路烈士”将不再孤

网络志愿者若风介绍,乘坐湘黔铁路线自安化车站起往西,沿线有几百座桥梁和隧道,有些山洞旁偶尔还可以见到烈士的墓碑,他们都是为了修建这条铁路而牺牲的烈士。“他们曾在了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之中架起了这条钢铁运输线,不亚于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勇士,他们都是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若风说,“如今我们都快出门就能坐上高铁了,更不能忘了他们曾经的付出。”

 “去年扫墓回去后,我就在网上查了下,本打算通过网络给这位客死他乡的湘黔烈士寻找亲人,但却连这个地方都没搜到,兴许是改名了吧。”志愿者涉江摄魂遗憾的说,去年参加完“寻找烈士墓”活动后,他就开始尝试寻找与烈士相关的更多资料,并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找到亲人,可是未能如愿。

今年,网络志愿者们决定再次通过网络,在四川绵阳、安岳等地的论坛发布帖子,帮助“铁路烈士”寻找亲人。他们还将继续在湘黔铁路沿线开展“寻找烈士墓”活动,呼吁更多的志愿者加入他们的行列,每年清明前去祭奠、看望,让他们不再是一座座无人记挂是孤冢,不再感到孤寂。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周晓鹏 舒赛]

[编辑:地瓜]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周晓鹏 舒赛

编辑:网站值班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