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好党员之十二】贺德全:他的岗位在田间
本网特派记者 王继云 通讯员 吴海玲
他,三十开外,个子不高,皮肤坳黑,头戴一顶草帽,脚穿一双凉鞋,手拿一只赶蛾棍和一本陈旧的笔记本。
他,一位“庄稼医院”里的医生,将自己的岗位定位在田间,成了农民朋友种植庄稼的“保护神”,在工作中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个人。
他就是该县植保植检站农艺师、共产党员贺德全。
全年下乡遍及20多个乡镇,调查农作物面积约15万亩次,每年发病虫情报15期
“我是一名测报员,我的工作岗位就是在田间,”贺德全经常这样说。
溆浦是全省有名的农业大县,农作物总播面达100多万亩,种类多,品种齐,主要有粮、油、棉、果、茶、蔬等,测报任务繁重。每年的测报工作,从3月份到9月份水稻成熟时结束,历时8个多月,对水稻、油菜、玉米、棉花、柑桔都要定期地进行田间调查记载,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及时发出预报,指导全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测报工作期间,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烈日,他都是早出晚归,披星带月,不知疲倦地工作。一年下来,人晒黑了,也累瘦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事这项工作已整整13年,但他始终如一,无怨无悔。他全年下乡遍及全县20多个乡(镇),下乡180多次,调查农作物面积达约15万亩次,全年发病虫情报15期2000多份。该县预报准确率达到了96%以上,为当地党政领导当好了参谋,为农作物病虫防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这是我的职责,是我应该做的,”一位老干部看他下乡辛苦,硬要送他路费,还要送他回单位,都被他婉言拒绝
农民朋友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总喜欢找贺德全。而贺德全也不管下乡的疲劳,总是有求必应。
去年6月,卢峰镇地坪村11组农户刘志军家种植8亩田中有7分田禾苗出现不同程度矮化现象,农户以为是种子问题,多次找到经销商,要求赔偿。他对田间实地调查分折,确诊患了称为水稻“癌症”——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一旦错过防治时期,就很难防治了。该农户的禾苗正处于分孽期,也正是防治的最佳时期,他采取压虱、控病、施肥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病情得到控制,禾苗很快恢复生长。后来,这丘田不但获得了丰产,还解除了种子经销商和农户之间的纠纷。
今年6月,卢峰镇三门村、散水塘村、人民村、梁家坡村和水东镇银湖村、伏水湾乡的湖水村等部分农户的Y两优302、两优培九、丰香优527、川香优9838等品种又出现大面积不同程度矮化现象。这些农民都以为是种子原因造成的,找经销商索赔。他知道情况后,带领技术人员到现场调查,再次确诊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经过他的防治,大部分农户的禾苗病情得到完全控制。
7月3日,卢峰镇梁家坡村一位退休老干部反映他家稻田突然出现禾苗发黄现象,并且打了2次药后仍不见好转。刚下乡回来的贺德全听了情况后,立即带上药跟老干部来到田间查看,经诊断为水稻生理性赤枯病。他告诉他不要着急,只要及时晒田和喷施微肥就可以治好了。他回来时,这位老干部硬要送他路费,还要送他回单位,被他婉言拒绝了,他说“这是我的职责,是我应该做的”。
十多年来,这样的事例何止二三事,他还有很多很多………
中都火灾、汶川大地震和今年我县洪灾发生后,他都第一时间找到党组织向灾区献血捐款
“作为一名党员,他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部的影响到身边同志的工作激情,”贺德全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总是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一面镜子,力求率先垂范,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在做好本职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党员活动。中都火灾、汶川大地震和今年全县洪灾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找到党组织积极主动向灾区捐款、献血、献爱心。在单位里,无论谁遇到困难,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他都会主动去看望他们,帮助他们。
在干部职工眼里,他是一个能干事、会干事、想干事的好同志;而在群众眼里,他更是一个懂技术、乐于奉献的人。他以自已实际行动践行了党旗下的庄严誓言。“俯身甘为孺子牛 ”,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矮小朴实的他,在绿色的田野里,用无私的奉献写就了心灵的高大伟岸。
采编手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虽然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现在有了一些分歧,以前一直认为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现在也有人提出是聂夷中的作品。虽然我们难以确定作者是谁,但大多都会背诵,也都深知农民种田的艰辛。
古时候,种田的农民辛苦,其实,现在种田的农民也照样辛苦。虽然中央重视“三农”问题,农民的日子有所好转,但由于农业成本增加,加上遇到病虫害的话,一年种田下来也难得有多少收成。
现在,许多农民朋友感谢党的好政策的同时,也特别感激长年累月在田间地头奔波的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技术人员帮助他们增加了收入,是农业技术人员引导他们走上了科技致富路。可是,我们从有些人的言谈中发现,他们认为像工作在一线的工人没有出息,认为这些人“死脑筋”,认为这些人活的不精彩。
其实,那些人都不去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些种田人,我们吃的粮食从哪里来?如果没有那些经常战斗在建筑工地的农民工,我们住的房子谁来建?如果没有那些天天在街道上的保洁工人,我们生活的环境会怎么样?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这些默默无闻的一线工作人员,更离不开在一线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的优秀党员。
我们生活的社会,需要负责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同样也少不了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只要每个人都做好本职工作,我们生活的社会就会和谐。只要各行各业的一线的党员都能发挥带头示范带头作用,党组织在群众的心目中的分量就会越来越重,党的事业也会越来越辉煌!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王继云 吴海玲]
[编辑:老王]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王继云 吴海玲
编辑:网站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