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庄镇举办收割稻谷、吃西瓜、挑谷子等富有农家特色的趣味比赛。(石之光 摄)
观音阁镇插田比赛场景(李纯 摄)
农村处处是舞台
——溆浦县大力推进农村文化繁荣纪实
金中平 周生齐 李纯 石之光
金秋十月,溆浦县低庄镇金色的田野里稻浪翻滚,一场别开生面的收稻子大赛在田野中拉开帷幕,只见80名庄稼汉子在稻田里挥汗如雨,千余名村民旁摇旗呐喊,场面好不热闹。51岁的牌子田村农民刘传峰说,“种了一辈子的田,都没有今天这么有干劲。”
“田野搭舞台”、“农家开戏院”、“自己当主角”,这是溆浦县开展“快乐乡村”文化活动的真实写照。今年以来,这样的活动已经在开办了近千场次,60万溆浦农民在家门口饱尝文化活动带来的快乐。溆浦县委书记李自成高兴的说,群众文化只要紧贴了群众喜好,对接了社会需求,体现了推动发展,活动就会越办越多、越办越好、越办越火。
9月11日,“欢乐乡村”活动走进水东镇。图为该镇开展“搬运沙石接力”竞技赛场景。(石之光 摄)
文化对接生活 乐了留守家庭
溆浦地处湘西雪峰山区,辖43个乡镇,人口90万,是怀化市人口最多、地域最广的县之一。由于交通闭塞、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乡村文化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出门一把锁,归家一张床”成为大多数农村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该县两丫坪镇是山区劳务输出大镇,外出务工人员占到了全镇人口的四分之一,每年过了春节,就只剩下老人孩子。为了让农村的留守人群走出孤单,融入社会大家庭活动中,镇里把活动“舞台”搬到了田里,把农活变成“节目”,来自全镇16个村的54对留守老人、妇女家庭踊跃报名参加“摸田鱼”、“剥竹笋”等大比拼,现场被3000多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比过年还热闹。平安村13岁的留守少年黄伟与婶婶做“拍档”,在抓鱼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他激动地说:“要写信把这份喜悦告诉爸妈,也让他们放心,我在这里过得很好。”
如此妙趣横生的节目,怎能不快乐?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娟说,解决群众精神文化空虚问题,关键是让群众从文化“看客”转变为文化“主角”。该县对“欢乐乡村”文化活动作出参赛人员资格不限,表演节目形式不限,不准向参赛者收取任何费用的“三不”规定,群众既可以展示戏剧、舞蹈、声乐等文艺才能,又能展示农业生产、特色种养、科技运用等生产技能,在满足人民群众求知、求美、求乐的文化需求中,让基层文化活动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9月4日,溆浦“硅砂之都”谭家湾镇举行“大力士”比赛。(李纯 摄)
随着活动的开展,群众的参与热情有力地激发了,全县乡镇农民剧团、山歌队、腰鼓队等群众性文艺团队重新活跃壮大,文艺创作、文艺表演十分活跃,大多都希望自己能上台“露一手”。舒溶溪乡开展“欢乐乡村·技能才艺大比拼”活动中,当地农民拉出了10支洋戏队,轮番登场唱了整整6个小时,村民李秀英开心地说:“总是在电视里看别人唱啊跳的,不过瘾,今天总算过把‘舞台瘾’了”。
该县文化、广电部门还把工作重心下移到乡村,辅导乡镇在活动安排时把演出舞台搭建在农家村落中,使群众不出村就能够登台表演、观赏表演,实现“乡村处处可搭台”,活动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文化推动发展 火了农业生产
今年4月,“新笋才露尖尖角”,该县木溪乡就广撒英雄帖,邀请采笋高手前来比赛。闻讯而来的不仅有山里的“采笋人”,还有山外的客商和城里的观光客。
木溪乡山峦叠嶂,4万余亩竹林分布其间,素有“竹笋之乡”的美誉。“酒香也怕巷子深”,一场“欢乐乡村”采竹笋比赛下来,木溪竹笋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当场就有来自沅陵县的客商决定投资鲜笋加工项目。目前该乡已经建成加工厂两家,三年内产值可突破千万元。
8月22日,仲夏乡开展“欢乐乡村”水上竞技活动。炎炎夏日,仲夏乡的干部和村民们在一起渡过了清凉而欢乐的一天。(武满菊 摄)
溆浦县县长梁永泉说,坚持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与群众文化娱乐相结合,在开展娱乐活动的同时,推广当地经济文化特色,是“欢乐乡村”活动始终保持蓬勃生机的重要原因。
该县小横垅乡盛产的“瑶乡乌梅”不仅外观美丽、口感好,而且成熟期较其它地区晚了半个月,极具市场开发潜力。为了扩大市场影响力,该乡以“欢乐乡村”活动为载体举办了首届“瑶乡杨梅节”,通过摘杨梅比赛,让客商在品尝杨梅的同时,赏瑶乡风情、听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山号子,将“瑶乡乌梅”品牌一炮打响,价格从往年的6元一斤增加到10元一斤,产品供不应求。
充分利用“欢乐乡村技能才艺大比拼”这一活动平台,溆浦让本地能工巧匠展示技艺,让本地致富能人“现身说法”,让本地特色品牌、特色产品“闪亮登场”。水东、岗东等乡镇的苗木花卉种植专业户利用花木生长旺季,展示各自的劳动技能,展销各自的特色产业。当地群众找上门去参观学习,外地客商主动上门购买苗木花卉。低庄、水田庄、谭家湾等乡镇立足优质稻、西瓜、金秋梨等特色产业,通过举办吃西瓜、收稻子、摘梨子比赛,大打“特色农业牌”,振奋了群众生产热情,招徕了不少外地客商。思蒙、龙潭等乡镇为了发展旅游业、提升“农家乐”服务水平,依托旅游景点筹划擂台,让农家厨艺、特色工艺品等方面的能人一展风采。
8月6日,“欢乐乡村,走进让家溪”。图为原汁原味原生态山歌秀。(周晓鹏 摄)
农民的劲头足了、农业生产就火了。上半年,溆浦完成粮食播面达70.9万亩,建成标准化优质稻基地、金银花基地、油茶基地3.15万亩,土地流转达到了7.98万亩。
文化促进和谐 美了农村生活
在该县龙王江乡举办的“欢乐乡村”活动上,标东垅村8名村民自编自演的《醒狮》一举囊获“一等奖”和“观众最喜爱节目”两项大奖。谁曾想到,这个星光闪耀的“明星”,曾是村里远近闻名的“赌鬼”。
舞狮队队长贺显青曾是屠宰个体户,因为沾上了赌博,十几年的积蓄输的精光,一家5口人至今还挤在三间破板房里。欢乐乡村活动开展后,他和几名“赌友”组建了舞狮队,到各村各寨表演,成功戒掉了赌瘾。今年他还承包了30亩地种辣椒,纯收入十万元。“过两年,我要盖一栋漂亮的三层小洋楼”,贺显青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溆浦人口90多万,社情复杂,以往社会综治工作在湖南省排名比较靠后,曾被列为全省综治维稳重点管理县。而在今年上半年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省考评中,溆浦排名跃居第17位,同比上升62位,这已是该县连续两年实现大幅度进位,已经成功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8月10日,“欢乐乡村”走进桥江。该镇举行专场晚会,用欢乐“盛宴”歌唱美好生活。(周晓鹏 摄)
县委副书记向长刚介绍,正因为看中了文化对于传播文明、推动和谐的巨大作用,县文明委、县委宣传部联合下发活动文件,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将这项活动作为推动城乡文明的一个重要平台,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催生了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活动场面。
眼下创先争优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溆浦县委又将党员树新风、促和谐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广大农村党员以欢乐乡村活动为平台,带着群众练健身操、办舞蹈队、开篮球赛,精神文化活动办得红红火火,农民生活观念、生活方式明显转变。观音阁镇短短两个月就冒出了60多支健身队,每到傍晚,村村飘出音乐声、处处可见舞蹈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金中平 周生齐 李纯 石之光]
[编辑:地瓜]
[作者:金中平 周生齐 李纯 石之光]
[编辑:地瓜]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金中平 周生齐 李纯 石之光
编辑:网站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