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挂五用”催生“绿色脐橙之乡”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刘志洪 编辑:网站值班 2010-04-16 19:26:00
  

 
    背景介绍:洑水湾乡,辖14个行政村,19341人,耕地面积33600亩。地处沅水河畔、大洑潭库区,是溆浦县柑桔主产区的一颗明珠。上世纪60年代,因该乡莲花村首创柑桔上山成功受省政府表彰,地方特产“朱红桔”专销前苏联,1977年送展全国首届农产品博览会荣获第一名。柑桔面积2.7万亩,其中纽荷尔脐橙则有1.8万多亩。核心片区的莲花、合农和新民3个村,人口不到5千,脐橙面积高达1.1万亩。达到这个规模,他们历时十来个春夏秋冬,自发地引进、认识、比较和发展,面积从一根枝条做到过万亩,品种由10来个逐步趋同于单一的纽荷尔脐橙,由副业变主业,又走向专业,就以种橙为业为生,乐此不疲,多年来相安无事。
 
“三挂五用”催生“绿色脐橙之乡”
 
刘志洪
 
    2008年,“广元蛆桔”事件突然爆发,洑水湾乡的脐橙价格直线下降,产品严重滞销,广大桔农焦灼不安。政府和部门采取了一些权宜之策,但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有的橙农放弃了培管,有的干脆把树砍掉改种。以后到底应该怎么办,有识之士在查原因,想主意,谋上策,认为“蛆桔”问题无非是个病虫防治和怎样防治的问题,关键是要转变传统防病治虫办法,采用先进科技措施,既能将虫害治住,又能保证农药残留不超标,实现质量安全可靠。
 
    就在这种状况下,县农业局在大量收集信息资料和组织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该乡创办“万亩绿色脐橙基地”的构想。其要旨就是要从提升脐橙品质着眼,从防控病虫入手,实施绿色脐橙培管技术升级,生产出高档放心脐橙,从而赢回市场。县政府主管和分管领导对这一方案十分重视,县长梁永泉对实施方案做了要求和期盼甚高的批示,随即又带领分管副县长和农业、计划发展、移民、交通、经管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先后到莲花、合农、沅江等村实地考察、座谈,并就这一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方法、要求以及各级各部门的责任,还为此组建了专门工作班子,主动担任顾问。经与乡党委政府会商,决定首先从第一个实现脐橙专业村的莲花开始办点示范,再扩大到合农、新民等村,用3-4年时间覆盖全乡,推向全县。运作模式为“政府引导、部门支持、专业合作社运作、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实行民办公助”。 这让橙农们无不喜笑颜开,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后来的事实证明,该村的橙农说到做到,不放空炮。技术培训了,涌跃参加;抬杆拉线了,积极卖力;实施“三挂”了,男女老少齐动。县乡各部门去的人没有不说好。
 
    绿色脐橙生产采取的集成技术措施,概括起来就是“三挂”和“五用”。“三挂”的基本内容是:①连片桔园统一安挂频振式杀虫灯,用以杀灭趋光性虫害;②树冠之上张挂黄色粘虫板,用以杀灭趋色性虫害;③树内悬挂糖醋液瓶,用以杀灭趋味性虫害。“五用”的技术措施为:①引用捕食螨,进行生物防治;②施用反光膜,用于保湿、保肥、抑草和匀色,使橙子的内外膛和阴阳面着色基本一致,还能促进早熟和提高含糖度;③推用测土配方施肥,倡导橙农使用配方专用肥,尤其是大量使用有机肥,不乱用农药化肥;④广用冬季清园综合措施,主要是翻耕园内地,除去园边草,实施成型修剪,火化病虫枝;⑤采用商品化处理技术,即采摘后适时进行防腐保鲜处理,配合橙商实行分级、打蜡和商品化包装,并统一由乡脐橙专业合作社申办专门注册商标和绿色产地产品质量认证。
 
    通过2009年在莲花村的试点示范,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效果。用该村脐橙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千明的话说:一是树气转盛,园相好看多了;二是用药成本大幅降低,平均达50%以上,预计往后会更低;三是品质大为提升,外形更美观,色泽更倩艳,口感更适中,入肚更放心;四是效益与上年相比增幅达50%以上,高的达1倍,而且成了抢手货,还有的客商想“通吃”;五是密切了干群关系,净化了治安环境;六是极大地激发了全乡发展绿色脐橙的积极性,学赶莲花,学用科技,筹划项目的热忱空前高涨,预计今年全乡推广“三挂”、“五用”集成技术措施的脐橙面积将突破1万亩。参加试点示范的工作人员无不感慨万千,农业局副局长、项目技术负责人杨平讲:这次到莲花办点,内心最受感动,心情最为舒畅。局长陈晓瑞认为,办这样费时贴钱的傻事——值。
 
    县领导对洑水湾乡脐橙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寄予了殷切的盼望。分管农业的春让副县长激动地预言:这里即将诞生一个地地道道的绿色脐橙之乡!永泉县长看后高兴地说:“我看了,很受启发,很受感动,很受鼓舞,一定要放大莲花现象,建好万亩绿色脐橙基地”。
 
(作者系县政府助理调研员)
 
 
【编辑 夏夜秋晨】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刘志洪

编辑:网站值班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