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实现“双赢”——对溆浦县淳香果品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宋仁喜 何旋 编辑:网站值班 2010-04-06 16:14:00
 

实现双赢

——对溆浦县淳香果品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

宋仁喜 何旋

     溆浦县淳香果品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10月经工商注册,由法人代表黄友武牵头与当地10名种植专业户共同发起,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成立的。合作社运营以来,辐射面积不断扩宽,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经营规模进一步加大,更好地满足了广大社员的需要。2008年、2009年被县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其选送的“淳香”牌产品在第五届湖南西部农博会上获得金奖。   

    一、淳香果品专业合作社的成功实践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该社已吸纳入社农民132人,拥有种植基地4000亩,其中2000亩为土地流转面积,辐射到本县小江口乡、洑水湾乡、思蒙乡、江口镇,带动了邻近辰溪县黄溪口镇、后塘乡、仙人湾乡、火马冲镇等地的柑桔生产。收购点洑水湾乡拥有近3200平方米的仓储、一个1200平方米柑桔筐编织车间和一处109平方米的办公场所;销售点长春市果品批发市场和哈尔滨哈达批发市场有销售门面4个280平方米,销售人员20余人,拥有FSQDJ-5型选果分级打腊机2台,固定资产230余万元,流动资金670万元。2008年,注册了“淳香”商标和纽荷尔、尾张两个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年销售量达4400吨,其中出口俄罗斯1100吨,总产值为2200万元。至此,淳香果品专业合作社基本成为自愿组织化、农业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网络化、利润共享化且在当地及周边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的主要做法是:
 
    (一)实行“五个统一”,打造市场竞争力。一是统一供苗、供肥。合作社统一引进一批适合本地栽培、市场前景好的柑桔品种(尾张、纽荷尔等),并给每户社员以1000—2000元不等限额垫资购肥,仅此一项每年合作社就需垫资供肥给社员16万元。通过统一供苗、统一种植,使产品质量、产量大幅提高,经济效益倍增。二是统一技术标准。合作社为提高生产技术含量,规范栽种、施肥、剪枝,有偿聘请4名专业人员给社员无偿提供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咨询、培训、推广等工作。09年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人数1800多人次,切切实实帮助社员和农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三是统一价格收购。果品成熟期,合作社按“就高不就低”的收购价原则统一收购农户的产品,当产品市场价高于协议价时,以市场价收购;当市场价低于协议价格时,以协议价收购,让利于农,给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撑起了农民利益的“保护伞”。四是统一产品品牌。合作社将收购社员的产品,经分级包装,以“淳香”牌产品商标统一品牌,推向市场。在获得国家“绿色食品”产品认定后,更是赢得了市场信誉和竞争力。五是统一生产销售。合作社按照有关操作规程,指导社员实行标准化种植和销售产品。目前,在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沈阳几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多形式、广覆盖的营销服务网络,并有部分产品远销俄罗斯。
 
    (二)发挥“三个作用”,推进产业化进程。一是中介作用。合作社一头联农户,一头联市场,通过把分散的多家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有的放矢地组织他们生产,把柑桔产业做大做强。同时,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供需动态,加强产品宣传,打造品牌,积极开拓新市场,确保了柑桔产品的销售畅通,有效地克服了一家一户小生产、信息不足、实力不强、很难适应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在农户与市场的对接上,积极发挥“中介”作用。二是桥梁作用。合作社一头联农户,一头联基地,以合同的形式与农户建立健全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形成了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同时,保护价收购、垫资购肥等措施有效地维护了农民的利益,解决了困难,改善了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确保农民获得农业产业链中的平均利润,除此之外合作社长年请工40余人,季节帮工240余人,在产业化经营中和农民就业上发挥了“桥梁”作用。三是示范作用。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社员收入不断增长,不仅增强了社员的信心,调动了积极性,而且吸引和带动了邻县一些乡镇的农民积极加入合作社,示范辐射带动效应凸显。
 
    (三)完善“一个体系”,提升综合服务力。即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合作社对内强化服务,开展新技术、新知识培训15期,受训社员、农户达1800人次,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通过几年的摸索,合作社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向周边农户提供种苗和栽培技术,使周边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仅纽荷尔带动周边种植面积就达3000亩。良好的信誉度、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加之科技的催化,极大地提升了合作社的形象和综合效益,也为合作的农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双赢”的格局。
 
    二、淳香果品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启示
 
    剖析淳香果品专业合作由小变大、由弱到强的深层次原因,不难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在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效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这给我们带来了四点启示:
 
    启示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全面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有机地组织起来,共同进入市场,降低了农民进入市场的门槛,在一定范围有效地规避了市场风险,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增强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启示之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效载体。合作社与农户联系紧密,能较好地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自身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等优势,拓宽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领域,把服务渗透到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政府部门包揽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形成了民办、民营,优势互补,功能较全的服务机制。
 
    启示之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产品走向市场,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重要市场主体。合作社一头联结广大农户,一头联结国内外市场,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实行统一的生产技术,统一的标准化管理;通过树立名牌意识,创建自己的品牌,使其成为市场受关注、受欢迎的品牌,实现产品增值,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建立销售网络,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等等,从而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启示之四: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合作社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科学合理地指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通过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打造“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增效。伴随着新产品的推广,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有的产品甚至在市场畅销,农民除了能获得较为稳定的销售收入外,还能从合作社得到一定的“二次分配”。
 
    三、淳香果品专业合作社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
 
    在座谈中,合作社代表黄友武看到这几年国家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越来越倾斜,各级政府也是越来越重视,他对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为此溢于言表地结出了合作社发展的五年规划。一是扩大规模,增加销售渠道。争取在五年内,扩大种植优质基地面积3000亩,在江口镇新建储藏库1200平方米,修建塑料加工厂,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购置分级包装打腊机械1台。二是加大宣传,扩增成员。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多种形式宣传,正确引导农民了解入社的好处,从而扩大本社规模,产生规模效益。发展目标是鼓励吸纳新成员,五年内本社社员达到500人。三是培育名优品牌,争创品牌效益。通过“淳香”商标注册、申报产品产地认证和绿色产品认证,提高产品知名度,力争在五年内使品牌在省内外打响,以品牌占有市场,实现更高利润回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在座谈中,黄友武作为一位农民,作为一名农业产业经营者,如何做大做强这个农民合作组织也谈了他的看法,这其中不乏代表性意见,也切合实际。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也有合作社内部管理的原因。现罗列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发展氛围不浓烈。虽然强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民办、民管”的原则,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就不闻不问、置身事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县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而从淳香果品专业合作社的实践来看,政府对其支持还不够,主要表现为政策支持少、资金扶持少,使得合作社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二是内部运作不规范。淳香果品专业合作社章程制订不是很规范,组织机构内控机制还不健全,运作和管理随意性大,责权利不明,与社员的利益关系不太紧密。加之,社员的合作意识和自律意识不太强,少数社员仅注重眼前利益,而未看到长远利益,使得合作社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是很强。
 
    三是内部体制不建全。由于淳香果品专业合作社为农民自发组织建立,其负责人由理事长一人管理,还没有设立副理事长、监事长等职位,在合作社运营,资金运作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一定程度上影响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编辑 小愚】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宋仁喜 何旋

编辑:网站值班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