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三年,新打算】系列访谈之三:专访粮食局局长周逢

来源:怀化日报 作者:周逢 编辑:网站值班 2009-12-17 11:28:00
县粮食局局长周逢(左一)深入农村访贫问苦
 
构建粮食安全新体系
 
溆浦县粮食局局长  周逢
 
    县委提出的“大干新三年、实现新跨越”的发展目标,联系粮食部门实际,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粮食安全、流通顺畅为目标,以培育龙头企业、壮大经营规模为手段,着力构建农工贸一体化、产购销一条龙的现代粮食流通体系,实现市场繁荣、管理规范、产业发展、物流畅通、信息灵敏、消费放心、调控有力、应急及时、国有资产增值的粮食工作新格局, 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粮食安全保障。具体来说就是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不断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按照“立足县内保障粮食供给”的原则和“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紧平衡”的目标,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保持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进一步加强储备粮管理工作,积极争取扩大省级储备粮代储规模至1.5万吨以上,更好地提升企业效益,更好地适应地方粮食安全需要。进一步充实县级粮食储备,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地方储备粮规模总要求,积极争取扩大县级储备粮规模至5000吨以上,增强地方政府对粮食市场调控的责任和能力。加强储备粮库存管理工作,确保数量真实,质量可靠,调得动用得上。加强对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的分析和预测,指导企业积极收购,适时销售,保证市场供应。加强粮油市场预警监测,认真执行和及时修订《溆浦县粮食应急预案》,完善应急保障体系。监督储备库认真执行国家粮食购销政策,落实最低收购价预案,积极做好包括商业收储在内的粮食购销工作,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市场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努力使粮价稳定在合理水平。
 
    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县有金裕、芳香、生源、四都、健粮、楚威饲料等骨干粮食加工企业,虽然金裕、芳香和楚威为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产业规模与市内兄弟县(市、区)比较有较大差距,存在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弱等突出问题。结合我县实际,力争在3年内培育1 个集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或集团。鼓励粮食加工企业与购销企业联合,实现优势互补,把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龙头企业按照“公司+中介+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建立生产基地,引导种粮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为粮食加工提供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支持龙头企业利用国家土地流转政策通过集中种粮农民土地进行规模经营方式建设优质粮源生产基地,实现粮食生产与企业的无缝结合,提高粮食产品的规模效益和质量效益。争取政府重视支持,加强与农业、科技、种子、农资、农机等部门的联合,共同推进优质粮源生产基地建设。重视粮油产品的质量检测、监督,实现从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到检验、包装、市场准人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做到安全生产、优质高效。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争取各级政府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帮助解决贷款难问题。积极争取仓储建设和维修资金,做好粮食仓储物流建设工作。
 
    优质高效建好粮食市场。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增强加快粮食物流建设项目的使命感、紧迫感,推进粮食市场建设。根据《怀化市现代粮食物流发展规划(2005—2015)》,3年内建成粮食综合市场,把溆浦建设成为全市粮食物流体系的四个节点之一,促进全市粮食行业资源大整合、物流大集聚、效益大提高、产业大发展。
 
    全力维护行业和谐稳定。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按照公开、公正、公平、依法的原则妥善解决改革遗留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继续高度重视改制职工的意见,尽力搞好感情联络,耐心听取意见建议,细心按政策做好解释工作。继续主动关心改制职工,积极为改制职工争取政策性支持和帮助,努力争取资金解决改制职工的现实困难。从现在开始,以现有资产为依托,创办1—2个粮食经济实体,努力扩大改制再就业,壮大县域粮食经济。
 
 
 
 
 
 
 
 
 
 
 
【编辑  雨止春虹】
 
 
 
 
 
 
 
 

来源:怀化日报

作者:周逢

编辑:网站值班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