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县再部署、再安排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张 海 编辑:网站值班 2009-09-23 22:11:00

 
 
   

     
     中国溆浦网讯(记者 张海)国庆、中秋两节将至,为切实做好下一阶段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9月23日下午,我县召开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会议,就如何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安排。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钟丽萍,副县长尚环归及县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指挥部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听取了县疾控中心、县教育局负责人关于前段时间我县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副县长尚环归在会上指出,国庆、中秋即将来临,人员往来流动增多,势必给防控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她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明确工作职责、加强配合,确保人员监测、物资准备、技术保障到位,进一步强化联防联控和应急值守、信息报送机制,加大防控知识宣传、舆论引导等方面的工作。学校要坚持晨检和巡查制度,发现异常情况或突发事件要及时报告,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钟丽萍在会上强调,全面防控和应对甲型H1N1流感工作,必须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各部门单位决不能麻痹松懈,掉以轻心,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督办落实;要严格程序,做好科学防控工作。要严格实行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值守,相关人员保持通讯24时畅通,保持应急状态。要进一步强化措施,做好健康宣传、人员培训、物资技术储备和医务人员自身防护工作。同时,广泛宣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传播和流行。
 
 
  [编辑  风影]
 
 
 
 
      附:预防甲型H1N1流感措施10条
 
    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与其他流感症状类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寒颤和乏力,有些患者可能还有呕吐和腹泻症状。当前是流感、人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医疗、预防工作的同时,广大群众要提高个人防范意识,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一、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保持足够的睡眠,减少自身的压力。均衡饮食、合理营养,喝充足的水。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二、最重要的是保持手部清洁,要用流动水和肥皂勤洗手。尽量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不要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四、很重要的是保持空气流通。与预防普通感冒一样,房间要开窗通气,温度超过15度就要保持全天通风,而且要空气对流,避免去空气污浊、人员杂多的封闭空间。
 
    五、尽量避免和患感冒的病人接触。必要时,只有佩戴高过滤性的口罩,才能有效预防病毒。
 
    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用猪肉或猪产品要烧熟。要尽量避免与禽、鸟类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七、抗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莽草酸主要就在八角茴香里面,我们可以把猪肉和八角茴香煮在一起,肯定是一剂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良方。
 
    八、如同对付普通流感一样,需要采取预防性措施,服用维生素,多吃磨碎的生葱、生蒜。
 
    九、对于密切接触动物类、禽类的工作人员,如养殖、销售、屠宰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穿防护衣等。
 
    十、有呼吸道症状、发烧等类似流感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及早就医,并要告知医生有关接触到的人群。
 
    另外,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染期从发病前1天到发病后7天左右。儿童感染者传染期长于成年人。一个健康人如果吸入病人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就可能被传染上;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可以存活2小时以上,如果接触了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桌面、椅子和其他物品,没有洗手就接触自己的眼睛、鼻腔、或口腔,也可能被传染上。如果家中有人出现了流感症状,一定要采取些预防的措施。病人一定要和家里健康的人隔离开,尤其是在病人患病期间要隔离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好一米之外;在家里照料流感病人,作为一个看护人除了距离以外,还要戴口罩,每次和病人接触以后,一定要洗手;一定要保持空气的流通,开窗通风是非常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式。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张 海

编辑:网站值班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