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溆浦移民后扶化“输血”为“造血”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许志童 编辑:网站值班 2009-08-24 10:11:00
 
    本网讯(记者 许志童)溆浦县从库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认真落实国发17号文件和《湖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条例》,努力做好库区移民工作。截止目前,共向库区移民发放后扶资金2454.151万元,全面落实了水库移民后扶政策。
 
    政策落实,移民得到实惠
 
    溆浦县境内共有柘溪、刘家坪、银珍、大洑潭、深子湖、金家洞和杉木塘水库7座大中小型水库,搬迁移民20565人。2006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对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每人每年补助600元,扶持期20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移民后扶工作,把解决库区民生问题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同年7月以来,溆浦县全面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各项工作。先后出台了《溆浦县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工作实施方案》和《溆浦县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办法实施细则》,结合县域水库移民工作对政策进行了细化,确保了政策执行不出偏差、核登移民人口达到100%。对移民后扶直补资金采用银行一卡通,由县财政局直接打到银行移民个人户头上,确保移民后扶政策补贴落到实处。
 
    在落实移民后扶补贴的同时,该县还积极帮助库区移民解决出行、吃水、通信等各种难题,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到目前为止,共修建乡村公路47公里,修建沼气池30口,码头11个,桥梁4座,改造饮水管10000米,硬化水泥路20公里。除此之外,该县还将低于人平收入1050元的库区困难移民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全部纳入了农村低保范围。
 
    正面引导,变“输血”为“造血”
 
    后扶直补是基础,创业致富是根本。
    面对湘移民发[2007]3号文件:“凡是按国发[2006]17号文件享受移民后扶政策的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原来享受的移民口粮补贴政策随之取消,但对确实需要给予生活补助的,只能在人平600元的后期扶持资金中优先考虑的”这一规定,今年5月,刘家坪电站库区一些移民对大中型库区移民后扶政策理解有差异,准备上访。鉴于刘家坪库区移民群众享受后扶直补资金同时又不肯放弃粮食供应的矛盾实际,4月19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调研,并督促相关部门进村入户宣讲政策,同时要求县直各部门加大对移民库区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每年不少于50万元配套资金开展帮扶活动。还要求库区移民村组要加快移民产业开发的步伐,引导库区移民走开发致富的路子,转变观念,在发挥后扶资金作用上,要正面引导移民变“输血”为“造血”。
 
    根据库区的自然资源和条件,该县因地制宜,帮助移民找项目、规划项目、扶持项目,出台多项措施,突出抓好库区经济,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该县在龙庄湾、岗东和县移民局附近分别建立了多个苗木基地,利用项目资金培植苗木,无偿向库区成片开发的移民土地免费提供苗木,引导移民增强“造血”功能,扶持他们发展种植业。该县出台了《溆浦县水库“以奖代补”实施方案》,通过以奖代补措施,大力发展养殖业。据统计,2008年,经验收落实“以奖代补”资金16万余元,其中养猪500头以上4户,养土鸡1万只以上1户。一些库区移民通过积极利用后扶项目资金发展产业,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科学规划,库区均衡发展
 
    在一份《溆浦县大中型水库及移民安置区2009年度产业开发实施方案》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该县根据各库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移民生产特点,走“一库一品”的发展模式,对移民库区的产业划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大区域产业带。东部的柘溪库区,发展优质杨梅基地1000亩,楠竹基地10000亩;南部的刘家坪库区,建设“红心”、“翠玉”猕猴桃、金银花基地15000亩;西部的大洑潭库区,新建优质柑桔种植基地2000亩;北部深子湖、金家洞、杉木塘库区和中部银珍库区,也将大力发展油茶、养殖等多种产业。
 
    为了解决移民库区地处偏远,信息相对闭塞,农产品流通不畅等问题,该县移民部门还专门设立了网站,免费为农村移民发布各类信息。目前,溆浦县水库产业发展已初具雏形,现已发展猕猴桃基地5000亩,金银花15000亩,中药材10000亩,纽荷尔200亩,楠竹3000亩。移民库区产业呈现蓬勃生机。
 
   [编辑 地瓜]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许志童

编辑:网站值班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