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他走过的邮路充满温馨——记溆浦县邮政局黄茅园支局谌晓飞

来源:中国邮政报 作者:吴家文 编辑:网站值班 2008-10-29 15:21:00

 

  谌晓飞是溆浦县邮政局黄茅园支局乡邮员。13年来,他怀着一颗火热的心,真诚为村民们服务,赢得了村民的一致赞扬。今年10月10日,谌晓飞被授予怀化市职工职业“十佳道德标兵”,此前,他已连续8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村民们都说,谌晓飞不仅为我们按时送信送报,还先后资助过18名特困生,可他,没吃过村民一顿饭,没收过村民一份礼物。他走过的邮路充满温馨。

  他是“流动邮局”

  在黄茅园镇合田片区,许多村民家中都珍藏着一张特殊名片,名片上写有谌晓飞的名字、服务范围、联系电话等。有了这张名片,村民用邮,甚至购买日常用品,只要一个电话,谌晓飞就会上门服务,有求必应。他说:“自己多麻烦一点,村民就可多方便一些,值得。”

  合田片区外出打工的人很多,每天的邮件、汇款多则10多件,最少也达5件以上。谌晓飞13年如一日为村民们代收、代寄、代领各种邮件、汇款。有人算了一笔账,按平均每天5件计,13年中除去星期天和法定假日,就有19500多件,每件替村民省车费6元,共计为村民节省117000多元;每件为村民省时半天,共计节省劳动日9500多个。

  他是“移动银行”

  过去,由于存取钱不太方便,合田片区的村民大多把钱“藏”在家中。而如今,村民只要一有钱,就会立即交给谌晓飞存进邮储银行。村民们说:“把钱交给晓飞,安全,方便,放心。”

  2003年3月12日晚10时,七里村唐启玖的母亲突发疾病,情况万分危急。然而,他把家里的钱全存进了银行,晚上小山村一时也筹不到钱。唐启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拨通了谌晓飞的电话。谌晓飞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把家中的3000多元钱带上,并与妻子分头向邻居借了2000多元钱,骑摩托车立即送往22公里外的唐启玖家。此后,唐启玖一直称赞谌晓飞为“银行110”。

  谌晓飞邮路沿途的村子是稻种制种区,每年卖种子的钱不少。村民常把几万元、十几万元的现金都交给他存进邮储银行。谌晓飞每次都认真给他们打收条,把钱存好后,第二天把存单送上门去,收回收条。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至2008年6月,谌晓飞帮助村民存取款达1500多次,存款达600多万元。

  他是“农技师”

  万寿村一组的谌小高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已脱贫致富的他逢人便说:“全靠‘农技师’谌晓飞。”

  在投递邮件时,谌晓飞看到谌小高家庭生活十分贫困,决定帮帮他。谌晓飞建议谌小高种杨梅,并借了600多元钱给他买了300株优质的杨梅苗。之后,谌晓飞又帮谌小高订了《湖南科技报》、《农家致富顾问》,引导他学用农业科技。不仅如此,谌晓飞还经常到果园指导谌小高科学施肥、杀虫、培植……到2007年,杨梅的产量达1500多公斤,收入达15000多元。谌小高终于脱贫了!

  2007年,金桃村马昌文的4亩稻田发现卷叶虫,谌晓飞及时送去农药,教他使用方法。马昌文当天便给稻田打药,第二天卷叶虫全死了。马昌文在村里宣传说:“谌晓飞配送的农药效果好,见效快,晓飞不只会送信,还是‘农技师’。”消息传开,村民纷纷找他买农药。当时正是卷叶虫灾害期,谌晓飞顶着烈日,骑着摩托车,把农药送到田间地头,还不时指导村民用药。当年,他为各村送去农药8000多瓶,有2500多农户用谌晓飞配送的农药杀虫,保证了稻谷的丰收。

  他是“定时钟”

  2005年冬,大雪封山,寒风刺骨。谌煌业老师正在屋里烤火看电视,忽听到敲门声,他打开门,一股寒风扑面而来,接着,一个拄着拐棍、脚包稻草的“雪人”撞进屋来。仔细一看,原来是投递员谌晓飞:“谌老师,您的《文萃报》。”谌煌业接过报纸,只见谌晓飞脸已冻得发紫,劝他烤烤火,喝杯热茶再走。谌晓飞说:“不了,快过年了,还有汇款通知单、信、包裹没送完……”他戴上帽子,转身出屋,背影慢慢地消失在冰天雪地里。此时,谌老师看了一下表,时间和往日差不多。

  13年来,谌晓飞报刊、邮件投递满意率达到100%。由于谌晓飞的良好服务和信誉,村民都愿意订报刊,仅2008年,谌晓飞就完成指令性报刊流转计划的210%,增幅名列全县邮政第一。

     [编辑 地瓜]

 

来源:中国邮政报

作者:吴家文

编辑:网站值班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