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风景写在心坎上——记龙王江乡标东垅村党支部书记吴柏林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贺德敬 编辑:网站值班 2008-08-01 08:47:00
 
      龙王江乡标东垅村是一块文明而古朴的土地,一直以来,这里的人民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只求吃得饱、不求吃得好”是该村人民长期以来所坚守的信条。但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深远传播,随着该村一位年轻人的带动鼓劲,该村的人民醒悟了,不再死守着五分地过日子了,不再只为“吃饱肚子”而奋斗了。这位年轻人,就是该村现任村支部书记吴柏林。
 
军营里走出的小伙子
 
       1983年,高中毕业的吴柏林带着一种复杂心情走进了军营,来到了北方,来到了陕西,军营的生活,锻炼了他,同时也成就了他,他从一个“新兵蛋子”很快进入专业角色,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成一行,最终,被部队医院领导相中,特挑进军医高级培训班深造,他没有辜负二炮领导的期望,更没有让医院领导失望,他仅用两年时间就获得了函授专科文凭,在军区医院三年的临床实践中,他从常规操作入手,刻苦钻研,手勤脚勤,向老医生学,向书本学,终于攻破了一道又一道难题,为此,部队连续给了他五次嘉奖。正当他仕途正旺,前程似锦,战友们为他骄傲和自豪时,却因他一次回家探亲,而改变了他的一切。那是1988年春天,他回到了阔别六年的故乡标东垅村,六年的离别,整个故乡,似乎没有一丁点变化,山仍然是那样的山,水依然是那样的水,人依然是那样的人,穷依然是那样的穷。听说他回来探家了,等着他发喜糖的山村孩子们排起了长队,如同一列失败归来的士兵等待上司的训斥。他流泪了,他的心震颤了。于是,归队后的第一天,他向部队首长递上了要求复员的申请。首长自然不同意,军区医院也不肯放,但最终还是胳膊扭不过大腿,1988年冬天,吴柏林背着简单的行囊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标东垅村,那年他24岁。
 
报效有心劲难使
 
      吴柏林是带着希冀,带着满腔的热情回到了故里的。他想回报家乡,他想引领家乡的父老乡亲迎着改革的朝辉迈向新的明天。但他错了,他想得太简单了,中国改革的春雷虽然响了,但离这个古老的山村仍然显得那么遥远。他几乎花了三年时间,在家乡发动村民搞种养,但除了自家赚了几个小钱外,标东垅的山依旧没变,水照样流着,人也如同过去那般穷。正当他气馁的时候,乡党委书记发现了他,乡企业办领导看上了他,破格让他担任年产值过百万元的乡金矿党支部书记兼矿长。于是他又重拾起希望,凭着军人的作风,军人的毅力,军人的果敢,把一个乡办企业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连续四年创产值过300万元,年创利税   50余万元,一下子成为远近闻名响当当的乡办企业。
 
受命于危难之时
 
      1996年,国家对矿产开采出台新举措,龙王江乡金矿被湘西金矿收购,卸任后的吴柏林回到村里担任村会计。1999年,他被高票当选村主任。2002年,他又以满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在他担任村干部的十几年里,特别是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七年中,他凭借一颗大爱之心为村民谋幸福,以一段赤子之情引领村民发家致富,以一位退伍军人的博大胸怀陶冶全村人民的心灵。
 
      记得他出任村主任时,因1995年村里盲目办了一个打稻机厂,由于经营不当,管理不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万元,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边远山村,这笔债务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群众意见大,村支两委工作相当被动,几乎无法开展工作。上任伊始,吴柏林想的是群众利益,急的是村级债务,他一是通过法律程序把村里债务降到最低限度,二是通过各种途径向县乡领导主动汇报,争取上级支持,仅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将村打稻机厂背下的4.8万元债务全部偿清。紧接着,他通过耐心做群众工作,同群众交朋友,帮群众解难帮困,赢得群众信任,主动清缴历年老欠,使村里彻底掀掉了困在全村人民心头的村级债务包袱。
 
     2002年,他以满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面对全村人民的信任,面对全村人民的期望,他深知,自己不能说得太多,而只能做得更多,做得更好。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第一件事想到的是村里上学的孩子,因为他早已经读懂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深刻道理。村小学是七十年代初修建,由于设计随便,修建随意,如今是:一楼阴暗潮湿,每逢下雨就积水;二楼天通地漏,大雨大漏,小雨小漏,无雨不漏;学校操坪更是晴天一坪灰,雨天一坪泥。于是他召集全村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开会,集体商讨对策,一致决定维修,当天会上,捐得现金1200多元,会后,他又同村小学校长进县城、跑怀化、到江口、上两丫坪四处募款,共募得资金1.2万元,将村小学教室、操坪进行了硬化,对教室瓦面进行了翻捡。
 
      第二件事就是全村人民的人畜饮水和农田水利灌溉。他发动全村人民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之路,义务投工投劳,以自然村为单位,开挖修建了158口水池,集资购买水管安装到每家每户,使全村人民都用上了自来水。为了解决山区水利灌溉难题,他从县财政局争取到15000元资金,再按每亩100元向受益农户筹款,将全村3条水田灌溉主渠道全线疏通,让村民告别了因争水而相骂打架的历史。
 
        吴柏林担任村支书以来,想得最多的是交通,精力花得最多的也是交通。俗语说得好:“要致富,先通路”。在县委向长刚副书记和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交通局、县国土局、县机关事务局、县电力局、县水利局、县电力公司等单位的鼎力支持下,该村新修了三条组级公路,总长7公里,新建公路桥一座、人行桥四座,2008年又将全长6.5公里、总投资达115.7万元的村级公路实施了硬化。
 
心底无私天地宽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个好班子带好一村人。自从吴柏林出任村支书后,村支两委班子全部实行民主投票,让有能力、善管理、能做事、会做事、做好事的同志进入村班子集体,从而带动了全村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一是种养业已成大气候。全村已涌现规模种植专业户56户,规模养猪专业户39户,规模养鸡专业户8户,规模养鱼专业户4户。二是打工收入已占高比例。仅2007年,该村外出务工人员达397人,总务工年收入近400万元,大大高于务农收入比例。三是村风村貌大为改观。不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而且在县村建办的帮助下,建起了村级组织活动中心,村体育活动中心和五保之家也分别被县发改局和县民政局列为2009年建设项目。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一件。在标东垅村老百姓的眼中,吴柏林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好书记。但是吴柏林本人却从不这么认为,他总是很谦虚地说:“群众把我抬高了,我很有愧,我只做了一些份内的事。”他为人很谦和,处事很低调,办事很认真。如对村级财务,会计管帐,村主任管钱,他负责审批,他从不多报一笔帐,从不多拿一分钱。再如他帮组里或村民协调配合向上争资金、跑项目,总是自己垫路费垫伙食费,从不拿一分好处。相反,每逢村民红白喜事,他总会上门祝福慰问,表示自己一点心意。全村22户困难户的钱粮衣被,9户五保老人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他无不关注,无不过问,无不支助解决。
 
      如果说,标东垅村是一页风景的话,那么吴柏林正是写在标东垅全村人民心坎上的另一页风景了。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贺德敬

编辑:网站值班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