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秀芳在《湖南日报》发表理论文章《行为导向在农村支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管理员 编辑:网站值班 2008-05-30 13:08:00

 

中共溆浦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当前,在农村党支部建设中,要注意抓好作风建设。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一是因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二是因为当前农村有些基层干部和党员,不能按照党章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在群众中没有起到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所以,我们要按照党章的要求,加强对党员和干部的作风教育。

  抓好农村党支部的作风建设,关键在于选好带头人。群众常说,“村子富不富,关键是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是班长。”这是农民群众对村党支部和支部书记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最通俗最准确的概括。因此,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核心是建设一个高标准的党支部领导班子,关键是选准用好党支部书记,目标是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战斗堡垒。

  农村基层党支部的作风建设中,现在特别需要提倡的,就是“做重于说”的作风。这里所说的“做重于说”,也就是过去常说的以身作则,或者说是行为导向。说的意义在于要求、在于号召,作为党支部特别是支部书记,当然要“说”,要向党员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动员的工作,但关键还是“做”。“做”的意义则在于指引,在于导向,在于做出样子。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支部和支部书记的一切工作,都不能停留在“说”上,不能光说不做。经验与实践证明,要使党支部的工作卓有成效,要使支部书记在党员群众中具有相当的威信,在于他们不仅要能说会道,头脑灵活清醒,更重要的是他们要能以身作则,用行为导向引导群众,用模范带头作用影响群众。在这里,“导向”不仅具有指示方向,而且具有价值取向的意义。所以它比任何“说”出来的要求和号召更具有重要的教育内涵。党的作风建设更主要是一种社会实践的教育,党的优良作风应该蕴藏在农村党员的社会实践之中。

  农村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当然应该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得到加强和巩固。党中央号召我们建设新农村,农村党支部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参与者和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处在发展的前沿,处在矛盾和问题的中心。这就要求农村党支部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具有先进性。增强先进性是农村党支部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作者系中共溆浦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编辑:老王]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管理员

编辑:网站值班

阅读下一篇

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