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突破强基础 倾心服务结硕果
溆浦国税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本报讯 2007年,溆浦县国税收入完成1.2936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这是该县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着力培育税源,坚持依法治税、强化征管服务取得的喜人成绩。
溆浦作为山区农业大县,工业不强、企业不精,一直是经济发展的“短腿”。2007年,该县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业突破”的发展战略,着力发展壮大“食品药品、化工建材、电力及冶炼”等既有产业集群,培育了雪峰食品、江兴建材、珠华铸造等一大批规模大、效益好、牵动性强的骨干企业。同时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项目抓招商”的理念,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优化投资环境,构建吸纳外资的“洼地”;大力开展对外经贸交流合作,先后组团参加了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第四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等重大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多次赴沿海发达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上门招商,引进市外国内项目35个,合同利用资金18亿元。创联淀粉、南方枣液、台资骏业兴公司、星星矿业等20余家引资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全县规模企业增加至49家,全年完成产值27.8亿元。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为财税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积极培育税源的同时,该县国税部门坚持“强本固基,科学管理、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依法强化征管、深挖税收潜力,扎实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将收入及时分配到各税源管理部门,层层分解落实到线到人,广大税务干部积极深入联系点促产增收。为加大对重点税源的监控服务力度,该县国税部门将年税收50万元以上的企业全部纳入重点服务范围,每月帮助企业进行财政分析,实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大大增加了组织收入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据该县国税局局长刘发友介绍,2007年溆浦17户重点税源企业入库税收7955万元,占到全年国税增值税收入的69.10%。
为加强薄弱环节税收征管,从严打击偷、抗税行为,该县国税部门大力推行个体大户建帐建制,将全县94家年应税收入超过50万元以上的零售批发企业和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修理修配企业全部纳入建帐建制管理,实现建帐征收,全年入库税款350余万元,超定额补税570户次,补税金额达82万余元。自2006年取消林业局对木材税收的代征权后,溆浦国税局对全县木材经营户进行了全面摸底检查,分户登记造册,将25户有固定门面的全部纳入综合征管软件管理。在药材、砖瓦窑等零散税收及活税源征管方面,则加大协税护税体系的监控,对征管难度大、季节性强的税源实行定点、委托代征或巡回征收,全年共入库零散税收500余万元,同比增长35%。并加大稽查和专项检查力度,对房地产、建设安装、金融保险、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供电等行业的46户纳税对象进行了专项检查,查补入库税收414万余元。同时,坚持经济税收观念,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溆浦国税局成立了以局长刘发友为组长的经济税源建设领导小组,及时为涉农、福利企业办理各种减免退税1461万元。
为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和优化纳税服务,该县国税部门建立了税收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向纳税人发放廉政监督卡20000余张,对两名触碰“黄线”的干部进行了追究处理。针对纳税人反响强烈的资料过多、办税程序复杂的情况,该县国税部门积极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服务制、一站式审批、提醒服务等措施,率先在全市推行全天候服务,采取设立领导值班岗,为纳税人营造了一个公开、公平、文明、高效的纳税环境。(张勤繁 周生齐 谢东)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张勤繁 周生齐 谢东
编辑:网站值班